中国文明网

www.wenming.cn 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 主办
找到相关结果约7条 用时0.063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伟大抗战精神是砥砺复兴的宝贵财富    中国文明网   2025.08.07 11:45:17
民族不畏强暴、视死如归的英雄品格。在空前惨烈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团结起来、浴血奋战,面对敌人的炮火勇往直前,面对死亡的威胁义无反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用革命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殉国将领,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新四军“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国民党军“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就是千千万万抗日...
http://www.wenming.cn/zg/20250806/8057342b8d6c4d30a5b49667a14c0213/c.html

习近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国文明网   2025.01.14 10:34:27
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 应该充分肯定,我们大多数干部理想信念是坚定的,政治上是可靠的。同时,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也有的对共产主义心存怀疑,认为那是虚无缥缈、难以企及的幻想;有的不信马列信鬼神,从封建迷信中寻找精神寄托,热衷于算命看相、烧香拜佛,遇事“问计于神”;有的是非观念淡薄、原则性不强、正义感退化,糊里糊涂当官,浑浑噩噩过日子;有的甚至向往西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对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丧...
http://www.wenming.cn/sxll/20250114/7db0296f4a2d4bc08d6800ebc8dbee19/c.html

好好学习丨习近平主席俄罗斯之行:“不为一时一事所惑,不为风高浪急所扰”    中国文明网   2025.05.13 15:30:07
国家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应邀出席庆典。  望向亚洲主战场的千钧之重。每一寸山河浸透热血,每一场战斗挺立不屈脊梁。五千年文明在至暗时刻迸发强大力量,全体中华儿女共谱一首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   望向战火中的携手并肩。当暗夜笼罩世界,中国人民同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一道,以生命守护生命,用信念点燃信念。苦难与牺牲淬炼出的不仅是胜利,也是共克时艰的深情厚谊。  ...
http://www.wenming.cn/sxll/20250513/3398a74c220043c4b0c8160e96fd605c/c.html

传承弘扬中华文明智慧    中国文明网   2024.03.19 20:02:01
最早出现于西周何尊上的铭文“宅兹中国”,而中国人的“国家”概念则清晰地产生于周代殷商的大变革过程中。周代殷商,为中华文明的转型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契机。以封建诸侯、血缘宗法为核心的祖先崇拜模式,彻底替代了鬼神崇拜,成为此后三千多年中华文明最为核心的价值崇拜模式,这可以说是一种顶层设计层面的根本性变革。因为祖先崇拜的本质是先贤崇拜,而先贤崇拜的结果则是文明精神的薪火相传,这最终使得中华文明在文明本质上不同于...
http://www.wenming.cn/wmpl_pd/20240319/0d8f3769fd334ffcac12e058510b3021/c.html

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五转变五效果”焕发文明新气象    中国文明网   2023.12.20 08:38:53
民小组村民许明成如是说。  为革除陋习,红河县组建了20支“双语”宣讲队伍和91支宣讲小分队,深入社区、村寨宣讲党的理论、政策,引导村民学文化,此举有效治理了红白事大操大办、生病不信医学信鬼神、赌博等不良风气,群众思想觉悟持续提高,乡风持续好转。  生产方式大转变 乡村振兴效果好  在红河县迤萨镇勐龙村委会,...
http://www.wenming.cn/wmzthc/20231218/098a6e8410e44470b764b6ddb2b4004f/c.html

诗教融入课堂 文脉联通心灵    中国文明网   2024.01.10 09:23:43
提升人格。正如叶嘉莹先生所言:“诗,让我们的心灵不死!”诗教将道德与审美联结,将文字与现实联结,将悠久的文化传统与勃兴的文化风尚联结。读诗,是和伟大的心灵相互感应;学诗,真的能够“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学习诗词,可以引导道德性,浇灌植根天性的道德观念;激发创造性,释放源自天性的创造潜能;培养社会性,融通蕴于天性的社会情感。  “诗句赏读社团以研读诗歌为主,学生通过阅读领会中华传统文...
http://www.wenming.cn/zg/20240109/50cd953ca7894660b894a460f253f632/c.html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基因    中国文明网   2023.08.30 08:27:29
“天人合一”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维跃迁。“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主导性思维与核心理念。《易传》有云:“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古人早在先秦时期已从德性角度阐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具备一定自身修为的君子当与天地自然相参相合。其后,无论庄周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抑或惠施的“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实际上...
http://www.wenming.cn/wmpl_pd/20230829/1516c8e4d8844507935a16b7a2eaea11/c.html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链接|人才招聘|版权声明|联盟网站|文明邮箱|旧版回顾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主办

新华通讯社协办  新华网承办

中国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144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