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www.wenming.cn 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 主办
您要找的是不是:同时  通式  通视  
找到相关结果约7条 用时0.087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董艳    中国文明网   2025.03.21 10:57:40
师进行线上、线下阅读推广及教育服务,覆盖30多个县市的80多个乡镇,惠及8000多名师生。学生家长说,公益课程是农村孩子最好的“营养餐”。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董艳带着自己的学生共读了600多首童诗,500多本书。这是一场双向奔赴,她写了600多首诗送给孩子们,集结了诗集《为你写诗》,孩子们则集体创作3000多首儿童诗,集结了诗集《那诗意在乡土的歌》。这些诗歌、文章发表在各类刊物上,孩子们在各类各级比赛中...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228/6e37fb8a40a24148b6a10653dd542bb0/c.html

王宗伦    中国文明网   2024.12.27 17:00:53
宗伦带领《童子童谣》编辑团队,发布原创文章1158篇,积累童谣1.5万余首,出版童谣专辑9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460多名童谣作者。原创童谣源源不断地走出国门,有的在苏里南《中华日报》上刊登,有的入编《世界华语童诗童谣精选集》,有的翻译成英文出版。童谣小作者更是雨后春笋般地茁壮成长,很多读者都感叹:“娃娃的童谣比大人写得好,童子童谣功不可没。”  坚持“童谣进...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41210/21632d95fd7a4e2d8092ef082e4af1a0/c.html

“童声里的中国”海外推广交流2024年活动发布——歌谣传唱真情 音符凝结友谊    中国文明网   2024.07.02 10:52:59
 在海安高新区实验小学,中意国际学校学生和变脸节目表演者热情互动。图片由南通市侨办提供 用稚嫩童声诵读诗篇或吟唱歌谣,洋洋盈耳、余韵悠长。近日,“童声里的中国”海外推广交流2024年活动发布暨童诗童谣童歌精选作品海外传唱仪式在江苏省南通市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江苏省侨办、江苏省海外联谊会主办,南通市侨办、南通市教育局、南通市海外联谊会承办,现场发布“童声里的中国”海外推广交流2024...
http://www.wenming.cn/wcnrsxdd/20240627/a4656b00503f4633844bb53951f82fcf/c.html

诗歌与爱心并驾,她温暖了两千多颗幼小的心    中国文明网   2024.05.28 15:42:04
fd123f1cb55.jpg" />在江西省武宁县澧溪镇澧溪村的一处荷塘,志愿者陈燕燕(中)正在和孩子们交流童诗创作。图片来源:新华社 用诗歌滋养孩子的心灵 “母亲的爱,是圆的,从汤圆里甜...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40528/b0e080efe2d74a04bc9b150fce223e02/c.html

陈燕燕    中国文明网   2024.03.13 15:56:53
大多数人关注到的是这些儿童的吃穿用度,但实际上孩子们也需要心理上的关爱。从2019年开始,陈燕燕便开始给山里的儿童上诗歌课。5年来,她的足迹遍布武宁县众多偏远小学。陈燕燕自费带孩子们去亲近大自然,创作发表童诗近千余首。  “平日里少言寡语的她竟然能写出这么美的诗?”一名儿童的妈妈在读到自己女儿的诗句后惊讶不已。但在陈燕燕看来,童心和诗心本身就很近。她的电脑里有个表格,上面记录着她每次带孩子们...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40229/4c6f04cf0c1f456dbd4da179d8eae267/c.html

唯有真情,最暖人心    中国文明网   2024.04.22 11:17:44
诗歌撞个满怀。”在陈燕燕看来,童心和诗心本身就很近,“孩子才是诗歌的种子啊。” 5年来,陈燕燕的足迹遍布武宁县许多偏远小学,还经常自费带孩子们去亲近大自然,利用节气、节日契机,引导启发孩子们创作童诗1000余首。因为写诗,孩子们变得更加自信,逐渐敞开心扉,吐露真心。<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content-mutli/20240422a7584e6c7c3342b8891ace57a80c23b7_2...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40422/a7584e6c7c3342b8891ace57a80c23b7/c.html

95后女孩用诗歌叩开山里娃的“心门”    中国文明网   2023.12.11 10:15:14
却不愿记录心境。李柏霖也不着急,“想到什么写什么,不想写的时候,把不想写的心情写下来也不错。” 于是,有一个孩子写了一首《不会写诗》,李柏霖也好好收藏起来。 “童真的表达,都很珍贵。”她对童诗的理解,与平仄、修辞、对仗无关;有时,她甚至会在黑板上画下九宫格,请孩子们填入词语,选词造句,激发灵感。<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31211/6ebdf587d4204807926c53801b3e6f8b/c.html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链接|人才招聘|版权声明|联盟网站|文明邮箱|旧版回顾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主办

新华通讯社协办  新华网承办

中国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144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