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www.wenming.cn 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 主办
找到相关结果约7条 用时0.054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福建三明:文明实践提质效 奋楫前行谱新篇    中国文明网   2025.01.07 10:07:21
楷体;">三钢1958工业记忆园  “我们充分运用红外感应、全息投影等技术,通过声像、实物、造景等方式,打造‘沉浸式’展馆体验,让市民在游中学、学中游,接受精神文明教育。”馆长郑碧玉说。  为弘扬中华民族孝老爱亲传统美德,三元区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各乡镇、街道文明实践所(站)开展“敬老爱老情暖桑榆”主题活动,为老年人提供义诊活动,普及健康知识。同时,结合三明市“文明见行...
http://www.wenming.cn/wmsjzx/20241217/2ff02aa41ca74d819944ec53728c4953/c.html

呼伦贝尔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掠影    中国文明网   2024.09.24 10:03:50
  近日,“文明中国”主题采访报道组走进呼伦贝尔,探寻“北国碧玉”的文明风采。从满洲里国门的庄重威严,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多元互动;从陈巴尔虎旗骑警队的忠诚守护,到奋斗镇友联村的繁荣发展;从正阳街道的文明实践,到海拉尔区主题公园的榜样引领……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进程中,呼伦贝尔正稳健前行,不断绽放出绚丽夺目的光彩。<img styl...
http://www.wenming.cn/wmzthc/20240924/1fdd998b45604eb6a72509c3b0b75f1f/c.html

内蒙古呼伦贝尔:“文明实践+民生”托举各民族“稳稳的幸福”    中国文明网   2024.09.24 10:03:51
p>  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西、北与蒙古国、俄罗斯接壤,拥有中国最大的草原呼伦贝尔草原和全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城市满洲里。巍峨的大兴安岭脚下,“草原明珠”呼伦湖和贝尔湖遥相呼应,“北国碧玉”呼伦贝尔由此得名。在这里,芳草鲜美,牛羊成群,经济与生态齐飞,发展与保护并行,文明实践在呼伦贝尔大地繁荣生长,各民族守望相助、手足相亲,共同谱写文明、和谐、团结的悠扬乐章。  多年来,...
http://www.wenming.cn/wmzthc/20240923/b60a3a396b344852996a84fc5cc17c51/c.html

让群众在绿色发展中持续受益    中国文明网   2024.09.10 08:47:29
积极性……上海打出一套有机衔接、互相配合的制度“组合拳”,形成精细化治理,让群众持续受益,方有今日之成效。 行之有效的制度建设,让治理触角延伸到每一个环节,可以在治理过程中迅速形成正反馈。“湖是碧玉杯”的太湖昔日美景重现,流经浙江、安徽的新安江串起“共富风景线”,与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保护补偿制度、生态文明目标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的积极作用密不可分。实践证明,强化制度建设,理顺工作机制,增强社...
http://www.wenming.cn/wmpl_pd/20240909/41ab5279f2ab4dde94b66d40fcd3c6ce/c.html

“飞阅”水上雅丹    中国文明网   2024.05.13 08:36:45
240510256902bb543348f390d38be23ae55993_2dda4d4f14284367aa3c21506b9c9b90.mp4" controls="controls" width="640" height="360" data-material-id="79f108ae160c46eeb162a7e96ded14ed" data-name="2dda4d4f14284367aa3c21506b9c9b90">  乌素特雅丹地质公园位于青海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区域内雅丹土丘形态丰富多姿。气温回升时,湖水颜色随着气压、温度的变化,由深蓝转为翠绿,犹如茫茫戈壁镶嵌的碧玉。...
http://www.wenming.cn/wmzthc/20240510/256902bb543348f390d38be23ae55993/c.html

传统文化何以融入现代生活    中国文明网   2024.04.08 17:53:06
水波涟涟,滋养文化,不少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诗词名篇。然而,穿紫河一度因污染严重而成为当地人的“心头之痛”。当地狠抓治理,采取全线截污、降堤修闸、修建生态滤池等多种举措,让穿紫河恢复生机,成为流光溢彩的“碧玉带”。“穿紫河上紫气东来,一条老街乡愁还在”,桨声灯影里,一首《你不来船不开》演绎了历史文化与优美生态的交相辉映,令人久久难忘。 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必须做好“历史文化+”的文章。老街区改造提...
http://www.wenming.cn/zg/20240422/a6254365fbed4f069272485307e6fa79/c.html

传统文化何以融入现代生活    中国文明网   2024.04.08 17:53:06
水波涟涟,滋养文化,不少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诗词名篇。然而,穿紫河一度因污染严重而成为当地人的“心头之痛”。当地狠抓治理,采取全线截污、降堤修闸、修建生态滤池等多种举措,让穿紫河恢复生机,成为流光溢彩的“碧玉带”。“穿紫河上紫气东来,一条老街乡愁还在”,桨声灯影里,一首《你不来船不开》演绎了历史文化与优美生态的交相辉映,令人久久难忘。 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必须做好“历史文化+”的文章。老街区改造提...
http://www.wenming.cn/wmpl_pd/20240408/b631d62633944606a80e81c1ba1d9415/c.html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链接|人才招聘|版权声明|联盟网站|文明邮箱|旧版回顾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主办

新华通讯社协办  新华网承办

中国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144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