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www.wenming.cn 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 主办
找到相关结果约11条 用时0.068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夏传兰    中国文明网   2025.06.20 09:35:29
>  35年时光匆匆流逝,夏传兰夫妇的子女、孙辈都在芜湖市区定居工作,重孙儿也已10来岁,四世同堂的家庭令人羡慕。如今,夏传兰已经74岁高龄,子孙们都劝她和老伴到市区一起居住,这样也能更好地照应他们。然而,夏传兰婉拒了孩子们的好意。她对子女说:“我们放心不下孙家,这么多年下来,他们和我们早就是一家人了。我小时候吃过百家饭,受过邻里的帮助,现在也想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别人。”听到老人的担忧,子女...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519/90de038acc564e2da6f44fa25e34a7dc/c.html

刘永生    中国文明网   2024.12.27 16:59:53
  如今,刘永生和杨为菊双双年届古稀。由于年龄和身体的原因,渐渐感到照料的力不从心。于是,他们把照顾小军的重任交给了女儿刘芹。刘芹也毫不犹豫地一口答应,经常回到娘家帮忙照应,为他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带他去医院检查治疗等。在刘芹的悉心照料下,小军的生活依然充满了阳光和温暖。  刘芹的女儿小轩今年18岁,品学兼优,在外公外婆和妈妈的耳濡目染下,从小她就对舅舅特别...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41206/c5cf843f9ceb45439a5fee3b14f6a71f/c.html

文明中国·山东篇丨“有淄有爱”:塑造城市灵魂 合奏和谐乐章    中国文明网   2024.12.19 14:10:51
”“最美家庭”“最美志愿者”等先进典型,并将其与美德信用积分相结合,形成人人思贤、人人向善的浓厚氛围。  在赵瓦村,小孩在公园里结伴玩耍,不时传来欢声笑语。老人在家门口与街邻谈笑,相互照应。和谐有爱场景随处可见,有爱的村庄,处处都是温暖。  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让美德的种子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形成了人人讲道德、户户树新风、处处讲文明的良好社会氛围,极大提升了市民的幸...
http://www.wenming.cn/wmzthc/20241213/8c2e3a332fd4462494e5e33f773c262c/c.html

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    中国文明网   2024.12.16 10:59:57
其作为一种企业责任和社会责任。他在家躬行孝,在单位弘扬孝,在社会播撒孝,用行动诠释新时代孝行故事。  裴树清出生在一个清贫的农村家庭,自小目睹父亲再难也要照应叔伯兄弟,母亲再累也要侍奉患病的爷爷,这在裴树清心里便埋下了尊亲敬老、德善为先的种子。作为长子,他早早扛起照顾老人、看护弟妹的重任,小小年纪就包揽挑水做饭、家务农活,抢着给老人清理便溺、擦洗身体。参军...
http://www.wenming.cn/wmzthc/20241216/98b4f4f393d54157965761b0b3292edd/c.html

肖仕芬    中国文明网   2024.06.11 15:36:17
才好哦。”临床病人家属的称赞,刚好被前来探视的大儿子张恒丘听见,便介绍肖仕芬是自己的妈妈,照顾的是他叔叔。张恒丘是忠县中医院的医生,叔叔生病后,他原本安排父亲来照顾,实在忙不过来就请护工,自己在医院也照应方便。但肖仕芬不答应,称丈夫是组长,又在帮忙照看村里的蔬菜大棚,不能耽搁,请护工没有亲人贴心。知道母亲对叔叔这份亲情,张恒丘遂了老人的心愿。他说,母亲的这份大爱亲情,不但温暖了叔叔,也身体力行地影响、...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40514/2362f97ce06a49cfb02d394e6f9e9490/c.html

周雪梅    中国文明网   2024.06.11 15:35:29
; 无偿运营“爱心食堂” 解决老人就餐难题  培田村大多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务工或者定居城市,留下320多位60岁以上老人在村里,没有人照应,吃饭更是成了一个大问题。为解决这些老人的就餐问题,周雪梅萌发了开办老人食堂的念头。她先是说服家人支持她的公益事业,又马不停蹄地走访、劝说有意愿从事公益事业的妇女,组建了一支有5名队员的巾帼志愿服务队。...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40510/ef8c51ebe54449b6bba3d7930e0dbf4d/c.html

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    中国文明网   2024.07.30 14:12:58
辑上是讲不通的。宋代朱熹注释这句话时,将“不如”解释为“不像”,这样整句话道理更显豁、逻辑更分明。孔子所著的《春秋》称原先被视为“夷狄”的楚国国君、吴国国君为“楚子”“吴子”,即与上述孔子的理智态度相照应。孔子对所谓“夷狄”的开明态度,深深影响了《春秋公羊传》。《春秋公羊传》有一个重要观点,就是以文明程度来区分夷夏,而不是把种族作为评判标准。同时,《春秋公羊传》还认为,经过长期融合,最终能够彻底消除夷...
http://www.wenming.cn/wmpl_pd/20240729/cf0ded1e4a2c4c96b3eab97b90469854/c.html

张久良    中国文明网   2024.03.13 16:00:42
近年来,依靠新农合政策和村两委的帮助,卓玛得到长期有效的治疗,病情逐渐稳定下来。 回忆起照顾妻子的这些年,张久良坦言,劳累是肯定的,但两个人能走到一起是缘分,得有担当,不管哪一方有难,都要相互照应。 未来还在继续,张久良还会继续守护自己的“格桑花”。他说,只要妻子病情能稳定,他就安心了,无论怎么样,自己都要坚持下去,“她活多少年,我就伺候她多少年,履行一个丈夫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40303/b035a90c1100406ca22f74201a7b3bd0/c.html

“365个夜,兜兜爸夜夜讲故事”    中国文明网   2024.04.15 08:44:29
麦、调试话筒、编辑音频时,他的眼前总会浮现出吉水县孩子们一张张质朴的笑脸。2016年的春节,高山带着全家回到妻子的家乡——江西省吉水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过年。在那里,高山发现很多孩子的学习、生活依靠爷爷奶奶照应,但是老人大多没有能力给孩子们提供更丰富的学习和娱乐方式。看到他们单调乏味的假期生活,高山想起了自己和大女儿兜兜的亲子时光——每晚给兜兜讲儿童故事,是他的“必修课”。 ...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40415/1f5d2a3d11974761b336089722540bb0/c.html

一诺 60年    中国文明网   2024.03.20 08:25:56
张爱华的呼喊在山里的回声,循声而来,把张爱华救了出来。张爱华回家后,发高烧打摆子大病一场,折腾了半个多月才开始好转。 张爱华再次进山时,平时很少说话的潘国章说话了:“我同你一块去吧,遇事互相有个照应,找‘红军洞’的进展也会快些。”张爱华经历了这件事,确实感到仅凭她一个人有些力不从心,就点了点头。从那以后,张爱华和潘国章一有空闲时间,就会背着干粮和水,拿着镰刀斧头,带着木棍和药品,天亮出发天黑回来...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40320/28da68c39b5b459ebcbd5bb5b2c4d75c/c.html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链接|人才招聘|版权声明|联盟网站|文明邮箱|旧版回顾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主办

新华通讯社协办  新华网承办

中国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144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