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www.wenming.cn 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 主办
找到相关结果约16条 用时0.149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张晓燕    中国文明网   2025.03.21 11:22:08
张晓燕编著的《交融·交汇·交响——嘉峪关文物中的民族团结故事》出版。她选取了90件嘉峪关境内的文物,讲述文物背后民族交往交流的故事。“我给这本书起了一个副标题——嘉峪关下牧草与麦浪的交响,牧草和麦浪代表游牧和农耕两种文化,民族间的交流交往,就是在这交响乐般的互动当中越来越紧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张晓燕仍在努力的路上。这些年,她出版个人专著,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承担省市级课题10项,策划“我在嘉峪关...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304/6756562183314db1b7b6197e3f0ff594/c.html

吴成兵    中国文明网   2025.03.21 10:57:39
在铜五有个家”汉藏师生结对互助,组织西藏生参加“亲近铜陵山水 感受江南文化”活动,带领西藏生学习铜陵白姜种植腌制等非遗文化,慢慢地与西藏生建立起深厚感情。2007届学生西顿(化名)的母亲改嫁、父亲长年在外游牧,家庭经济条件不好。吴成兵了解情况后,把西顿当作自己的孩子般呵护,帮他添置衣物,带他到家里改善伙食,经常跟他谈心交流。西顿考上湖南大学后,吴成兵听讲他学习需要电脑,随即自掏腰包帮其购买。 &e...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228/ebe9106b9d204da5b9985cb8dab4962a/c.html

云南:保护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文明网   2025.04.29 15:11:21
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现场聆听总书记的谆谆教诲,我十分激动——总书记关心我们的生活,关心我们的文化,更在意以丽江文化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化。”丽江市古城区文化和旅游局主要负责人说,从游牧民族一路西行南下来到丽江,纳西族的迁移故事,也是民族融合发展的故事。此后,纳西文化都坚持吸收中原文化,同本地的少数民族文化紧密结合,“通过上千年的交往交融,才塑造了今天的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才保留了唐...
http://www.wenming.cn/20250429/838d698b47904f95b520d62ed80de515/c.html

以史为镜,探寻中华民族文化根基 | 云品好书    中国文明网   2025.03.07 08:44:02
夏金历史发展大背景下,考察党项崛起与西夏建立、发展和衰亡;第五章从宗族制度、土地占有、阶级结构入手,阐释西夏宗法封建制度;第六章从农牧交错的区域特点,考察西夏农牧业和手工业;第七章从中原农耕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交通要道的视域,阐释西夏货币流通与商业交换,第八章从宫廷、职官、军事、司法入手,阐释西夏典章制度,第九章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文明互鉴的角度,阐释西夏文化。指出西夏和辽、金一样,都是包括汉族在内的多...
http://www.wenming.cn/zg/20250307/64ef346d652f4d00b96a42ad2823f0f4/c.html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国文明网   2024.10.15 17:44:20
以精湛的艺术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古诗源》收集的反映远古狩猎活动的《弹歌》,《诗经》中反映农夫艰辛劳作的《七月》、反映士兵征战生活的《采薇》、反映青年爱情生活的《关雎》,探索宇宙奥秘的《天问》,反映游牧生活的《敕勒歌》,歌颂女性英姿的《木兰诗》等,都是从人民生活中产生的。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李绅的“谁知盘中...
http://www.wenming.cn/20241015/c586f607338949538171f4a1f9c993c5/c.html

内蒙古呼伦贝尔:“文明实践+民生”托举各民族“稳稳的幸福”    中国文明网   2024.09.24 10:03:51
费的现象少了,群众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文明健康……如今,走进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一股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巴尔虎蒙古族作为蒙古族历史上最为悠久的部落之一,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游牧文化特色的婚姻习俗,并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婚俗礼仪习惯。新巴尔虎右旗流传的巴尔虎传统婚礼,是呼伦贝尔草原的代表性民俗文化之一,已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非遗”保护项目。  新巴尔虎右旗克尔伦苏木...
http://www.wenming.cn/wmzthc/20240923/b60a3a396b344852996a84fc5cc17c51/c.html

以交流互鉴深化文明相处之道    中国文明网   2024.08.12 10:07:19
强文明交流借鉴,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成就”。历史上的各主要文明形态,都是在交流互鉴和交往沟通中形成自身的复合性特征。中华文明就是以中原农耕文明为主导,融合北方游牧文明等形成的复合性文明,并受到佛教、伊斯兰教等的影响;西方文明也不独是两希文明的产物,在中世纪,它融合了日耳曼文明和斯拉夫文明,在近世,受到东方文明的影响。古代印度发明的数字,经过阿拉伯文明的改造和传...
http://www.wenming.cn/wmpl_pd/20240809/39b5d46ab2b94ce78501d7230a7d766d/c.html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中国文明网   2024.08.03 10:33:36
国;北魏时期改为燕郡,北齐时期于燕郡设置东北道行台,北周时期将此东北道行台改为幽州大都督府;隋朝时期改幽州为涿郡,唐朝时期又改回幽州;公元938年辽太宗定幽州为南京幽都府,作为辽的陪都。宋辽金时期,东北游牧民族兴起,“燕云十六州”是大宋王朝头顶的一颗雷,成为宋、辽、金三朝三国血拼之地。宋朝第二任皇帝赵光义率部,与辽战于今天北京西直门外的高粱河畔,宋军大败,北宋痛失幽燕之地。此后三百年间,宋朝与辽打、与金打...
http://www.wenming.cn/zg/20240803/dd4c9cee0bf9437c94d81d0e3c010fe9/c.html

寻根探源 赓续文脉    中国文明网   2024.06.03 16:01:59
包容性、和平性。在八千年龙文化里就能真切地看到中华文明的这些特性。  刘国祥:“展览之中,我们发现了一件匈奴的王冠,上面是一只鸟,下面一圈有虎、马、龙,而且龙是草原龙的形象,就是草原游牧民族吸收了龙文化的影响。”  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一体的,中国龙的形象和精神内核始终在中华民族文化中传承延续,当把这些龙文物同时放在一起,我们就能够清晰地看出相互影响的痕迹。&emsp...
http://www.wenming.cn/sxll/20240603/41e5d01b1e164f6b8524da70b9ad5375/c.html

《风起陕甘宁》出版    中国文明网   2024.05.12 15:31:24
容是作者2020年秋天在榆林回望中国革命。书名进而内容,抓住了我,震撼了我。时间:2020年秋天,中华民族不可逆转的伟大复兴进程中,一个收获的金色时节。地点:榆林,黄土高原,年降水量400毫米,历史上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交汇点,文化碰撞,雄浑厚重。话题:以一场时空之旅,在“延安十三年”的背景下,看黄土文明遗风与中国革命作风的激荡与结合。主题: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气质、意志品格的由来与走向,不论走多远,它都在我们的心底...
http://www.wenming.cn/zg/20240512/bdbb1d79ae764fac849af8d80a86914a/c.html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链接|人才招聘|版权声明|联盟网站|文明邮箱|旧版回顾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主办

新华通讯社协办  新华网承办

中国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144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