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www.wenming.cn 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 主办
找到相关结果约10条 用时0.052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陈振法    中国文明网   2025.06.21 10:13:01
这片森林。”  自学成为“土专家”  2008年,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号召护林员采集植物标本。自此,陈振法便一头扎进了植物学的海洋。每当遇到不认识的植物,他都会对照《壶瓶山植物志》查找自学。30多年间,他经常骑着自己的摩托车外出,穿梭在山林间,观察植物的生长习性,做好资料留存,不断完善脑海里的植物“活地图”,自学了数千种植物...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520/57e1944c5a7d4d72bf3197537f5509c0/c.html

2018年10月    中国文明网   2024.04.08 11:30:07
75.75pt; text-align: center;" width="101">湖北神农架林区敬业奉献踏遍神农架青山的植物学博士黄其焕<td class="et2" style="width: 75.75pt; text-alig...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40408/958dbb284b3e44d59819fbe55e47c6b9/c.html

传播中华文化 促进文明互鉴    中国文明网   2025.03.06 08:02:34
录了药材的起源、发展与应用历史,还为麻黄碱、青蒿素等重要医药研究提供了关键信息来源。”久保辉幸介绍,为了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本草学,他近年通过撰写论文、书籍等不同形式进行推介,例如用日文发表《本草学对植物学的贡献》,向日本介绍中医药史,用英语发表《中国阿胶史》,向西方国家介绍阿胶的药用历史等。“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更多人能认识中国本草学这块瑰宝。”他说。<img id="UdkP2bP5f6U0S8HtsToN" style=" disp...
http://www.wenming.cn/zg/20250303/f456c78bd94f49a2bfe2e02551a85448/c.html

王强    中国文明网   2024.10.14 12:12:40
市民、学生喜爱。王强曾荣获“2023年北京榜样”十大年榜人物等荣誉。 坚定理想信念 投身基础科学研究 2008年,王强在攻读博士学位时,选择了植物学领域里最基础、最艰苦、也是最重要的学科——植物分类学。三年求学生涯中,他以唇形科冠唇花属植物为研究对象,走遍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和喜马拉雅的山山水水,开展大量研究工作。 冠唇花属在南亚和东南亚被广泛用...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40911/418a7eed06ca44b2bcc47fd36b8e4351/c.html

激荡文化繁荣发展的万千气象    中国文明网   2024.07.12 15:53:59
p; 如今,文博界频繁与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搭档”,文物数字化采集、三维重建工作稳步推进,越来越多的文物有了“电子身份证”,为后续保护修缮、展示利用奠定基础。而化学、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地质学、环境学等学科的陆续加盟,更是让科技考古家族不断开枝散叶,涉及环境考古、人骨考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冶金考古、陶瓷考古等诸多领域;同位素分析、古基因提取、空间遥感等前沿技术的运用,也...
http://www.wenming.cn/zg/20240712/0635f8ca5443459a9fa2791ad95defce/c.html

寻根探源 赓续文脉    中国文明网   2024.06.03 16:01:59
野生到驯化长达10万年的连续演化史。这项研究进一步确认了我国是世界水稻的起源地。  据了解,研究人员建立了有效区别野生水稻和驯化水稻的科学标准。水稻是高硅植物,从土壤吸收了大量的硅元素,植物学上把这种硅化的细胞称为植硅体。鉴别驯化稻和野生稻的一个研究方法就是从植硅体入手。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上山文化主要发现者蒋乐平:“水稻变成化石一样的东西,所以不会腐烂,在久远的...
http://www.wenming.cn/sxll/20240603/41e5d01b1e164f6b8524da70b9ad5375/c.html

创新科普手段,凝聚保护共识——自然博物馆 传递生态之美    中国文明网   2024.05.16 09:58:49
的中心地带,在210多万年前至300多年前,这里曾喷发过14座新老期火山,被称为“天然的火山博物馆”。 离开“蝴蝶墙”再往前走,上千份植物标本映入眼帘。翠菊、圆锥绣球、两型豆……每一份标本右下角都标注着植物学名、采集时间等信息。这些信息除了源自本地科研人员的长期调查成果,也有中国地质大学和东北林业大学科研团队的贡献。 2021年6月,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新馆正式开馆,此后相继与中国地质大学和东北林业...
http://www.wenming.cn/wmzthc/20240516/4222f89246f54ec3a7d9af0eab5a3876/c.html

王强    中国文明网   2024.03.13 15:59:12
p>  完成冠唇花属世界性分类学修订  早在大学时期,王强便深知植物分类学作为基础科学的重要作用。他明白,植物分类学是整个植物学的基石,植物分类学基础牢固,植物学的大厦才能建得高。因此,2008年进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时,王强坚定地选择了植物学领域里最基础、最艰苦、也是最重要的学科——植物分类学。  博...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40305/95088c3ac3014f9e96589bbbe4ca1166/c.html

脱险黑熊口、多次遇车祸……为了科考,他拼了!    中国文明网   2023.12.04 16:33:20
北土地上,他坚持野外科考40余年,总里程约40万公里……他倾尽心血编写了被誉为“现代东北版《本草纲目》”的《中国东北药用植物资源图志》,全书9册,550万字,总重达25公斤……他就是吉林省通化师范学院教授、著名植物学家周繇。他把中国的植物以最美的状态推荐给世界,留给后人,把巨作写在祖国大地上。<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content-mutli/2...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31204/edb6ca805f69486ebc4ebf7412f46d18/c.html

厉害了!这位七旬老人的绿色梦想在高山密林中    中国文明网   2023.08.28 14:35:21
  2023年2月25日,甘啟良收到国际植物学杂志《植物键》(PhytoKeys)编辑部发来的邮件告知:他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武汉植物园专家合作撰写的论文《虎耳草科溲疏属一新种——大果溲疏》《玄参科婆婆纳属一新种——洪氏婆婆纳》,同时发表。这是继今年1月,甘啟良与其合作者在该杂志发表巴山黄芪以来,再次发表在竹溪发现的两个世界罕见新物种。<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30828/5bf30c85658042b192ec6ac1371d6d12/c.html


相关搜索
植物学科 植物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链接|人才招聘|版权声明|联盟网站|文明邮箱|旧版回顾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主办

新华通讯社协办  新华网承办

中国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144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