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www.wenming.cn 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 主办
找到相关结果约19条 用时0.064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2015年7月    中国文明网   2024.04.01 08:21:05
h: 75.75pt; text-align: center;" width="101">山东莱芜市敬业奉献八旬“老愚公”19年栽植4万棵松树 让荒山涌绿波路德芝<td class="et2" style="width: ...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40328/f393e616f17943f8b1eb1229fa82bd2e/c.html

侯贵    中国文明网   2024.12.27 16:59:27
  侯贵,男,1951年7月生,中共党员,辽宁省阜新彰武县四合城镇刘家村村民。23年来,他以一人之力,在科尔沁沙地南缘植树造林,面积达两千四百余亩,栽植树木二十六万余株,存活二十万余株,让连绵起伏、寸草不生的沙丘上多了一片片绿洲。  誓要改变刘家村的面貌  站在辽宁省彰武县四合城镇刘家村沙丘的高点遥望,绿油油的树分...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41206/7db9ca24385d4006963cbe9495b8ab90/c.html

全国助人为乐模范候选人    中国文明网   2024.12.16 10:59:57
干就是30余年。2001年,王成帮发现一种从未见过的抗旱抗虫害、树形优良的柳树,在库尔勒市园林绿化事务中心的帮助下,他成功培育了这一本地优良柳树品种——成帮柳。截至目前,成帮柳已培育18代,在库尔勒城区大面积栽植。30多年来,在王成帮植树护绿精神影响下,全市志愿者植树育苗达200余万株。  现在,王成帮的苗圃已成为库尔勒市“学雷锋活动示范点”,近90岁高龄的他成为全市最年...
http://www.wenming.cn/wmzthc/20241216/01846373453045379b859d4006970aa3/c.html

孟华    中国文明网   2024.10.14 12:14:57
雨无阻。刚来前园小学时,校园围墙斑斑驳驳,大门破烂不堪,墙头随时有倒塌的危险,严重威胁学生安全。在学校没有资金的情况下。她拿出自己的积蓄,又四处筹借社会爱心善款,重修了围墙,新购了大门,硬化了操场,并栽植各种花草,校园焕然一新。孟华还携手公益活动,邀请美育老师绘制“太阳墙”,不仅美化了环境,更提升了校园文化氛围。  为改善老师和孩子们的穿着状况,孟华四处奔波筹款,又拿出自己的1.6万余元积...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40904/695f1e4edaa54f2e8b9528e43713b4df/c.html

文明中国·江西篇|婺源江湾镇:从全国“闻名”到全国“文明”    中国文明网   2024.12.03 16:20:18
步做大“油菜花”经济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以晓起皇菊、江湾雪梨、有机茶、大潋山茶油、冷水塘鱼等为重点的生态农业,扎实推进“松风翠”等生态观光农业项目建设;振兴婺源传统四色之一的“江湾雪梨”,加强良种培育和栽植,利用合适地域栽植连片梨园,打造集观光、采摘、文化体验等功能为一体的特色农业体验观光园,再现江湾“万亩梨园”辉煌。扎实推进“旅游+工业”,进一步完善招商措施,优化发展环境,重点做好以“博达矿泉水项目”...
http://www.wenming.cn/wmzthc/20241127/9b594b5ddaab451eb4b2ea6564254dd6/c.html

宁夏:激发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文化活力    中国文明网   2024.11.11 11:02:33
先是龙泉村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村党支部以创建“两山”理念实践创新基地为起点,通过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生态修复、村庄内部现有生态资源保护、村庄外围土地资源合理开发的科学布局,完成1200余亩荒山绿化栽植工作,绿化覆盖率达90%,荣获全国首批“森林乡村”称号,“绿水青山”的资源优势正逐步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经济优势。 石嘴山市惠农区东永固村:小“村晚”大舞台 绘...
http://www.wenming.cn/20241111/464b6ba9b6c643fcba5055f0333f6d97/c.html

文明中国·河北篇 | 用新质生产力续写塞罕坝“绿色传奇”    中国文明网   2024.09.18 11:10:08
000080;">索道运苗车(资料图) 让树苗坐索道上山 六十多年,经过三代人的努力,终于让塞罕坝的沙地翠浪翻滚、青山如黛。 坡陡栽植施工难、少土保墒难、贫瘠成活难……开展攻坚造林,意味着必须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和自然挑战。 几年前,阴河分场三道沟里还有1100亩如芥癣般的秃岭。坡陡地滑,机械无法作业,骡马也上不去的地方只能靠人...
http://www.wenming.cn/wmzthc/20240918/002716d756384f22b5c9f4ed1b14a6f0/c.html

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响水镇井湾白岔峁村:文明新风浸润美丽乡村    中国文明网   2024.07.04 10:57:55
持着‘山修梯田沟打坝,坡坡洼洼全绿化’的整体思路,齐心协力把村子建设成一个‘山绿水清,村美民富’的文明和谐新农村。”乔尚升说。从2006年到现在,井湾白岔峁村共绿化荒地2400亩,退耕还林种草2800亩,房前屋后栽植各种树木21万株。昔日的黄土荒山,如今真正变成了“秀美山川”的美好家园。  “井湾白岔峁村是横山区唯一一个‘全国文明村镇’,其在环境保护、乡村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区...
http://www.wenming.cn/wmcz_53697/20240701/b07f4eef774b463195bb511a7833197d/c.html

张素新    中国文明网   2024.03.13 15:58:44
作任重道远。面对现实,他不惧困难,带领全团林业工作者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在全团大规模开展造林绿化工作。每年春季、秋季造林之时,他与技术人员深入连队造林第一线,监督指导林床建设进度和质量标准,严把苗木、栽植和灌水质量关,确保栽一棵、活一棵、绿一片。在造林质量和标准上,他坚持“四不栽”,即:林床不达标不栽,树坑不挖好不栽,苗木质量不合格不栽,没有浇水条件不栽,有效保证了造林质量。  无论身处...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40227/c737d5dd85db4466be89006bb811ee20/c.html

齐晓景    中国文明网   2024.03.13 15:56:22
行车走村串户,整天一身尘土,二十几岁的大姑娘看上去跟农家妇女没什么两样。  4年村官生涯结束后,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同丈夫一起留在科尔沁镇平安村创业,租了两栋大棚种植食用菌。为了掌握食用菌栽植技术,白天在大棚里干活,晚上自学,常常熬通宵。一个月后,当第一批食用菌出菇时,这个坚强的女孩子高兴得哭了。当年,400平米的食用菌大棚收入4万元。第二年,她又联合另外4名服务期满的大学生村官一起成立了专业合...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40227/fcde864aaeda4cb3aab01e8a017055ad/c.html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链接|人才招聘|版权声明|联盟网站|文明邮箱|旧版回顾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主办

新华通讯社协办  新华网承办

中国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144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