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www.wenming.cn 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 主办
找到相关结果约22条 用时0.113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刘登海    中国文明网   2025.06.21 10:13:47
积达60余亩、年出栏达1万余头。在他的带动下,不少群众实现了脱贫增收。 宁某是养殖场的第一批员工。刘登海得知他家庭困难,家中还有需常年吃药的亲人,便主动将他招到养殖场工作。“我一直在这里务工,最初月工资2000多元,现在月工资已有5000多元。”宁某笑着说。 “五保户”王某也是受益者之一。由于眼睛高度近视,很多工作都做不了,被招收到养殖场工作后每月至少可以挣3000余元。“我们现在固定员工有20余人,包吃包住...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530/c66357c1adc547c8a5d9100fa20fb709/c.html

莫丽荣    中国文明网   2025.06.21 10:13:18
励他们勤奋向学;创建了“阳光助残基地”,构建了集全周期技能培训、全产业链服务支持、全方位创业扶持于一体的“三全”助残模式。残疾人覃天汉正是在莫丽荣的“特聘”下,成为来宾广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月工资可达4000元。五年来,莫丽荣牵头开展“关爱贫困儿童 呵护健康成长”、慰问一线工作人员和困难群众等公益活动,累计捐赠物资超过50万元,为村民解决了众多实际难题。  在她的感召下,女儿主动放弃城...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529/34a3bdafab8a4b628fa21b35f3d43bb9/c.html

艾沙江·尼扎木丁    中国文明网   2025.06.21 10:14:50
第一份工资。这时,他来到自己的母校——五师民族中学,告诉在此任教的一名高中同学想资助几名生活困难的学生。一周后,让艾沙江意想不到的是,一份全校23名困难学生的名单摆到了他的面前。“当时就算我倾尽自己的全月工资,也仅够帮助2名特困学生交纳学费。”回忆当初的情景,艾沙江说。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这让艾沙江一时不知所措。一次偶然的机会,艾沙江在电视里看到的一项公益活动触发了他的灵感。“如果每个人每天捐1元...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526/b122944969db4b9890643d265d325b7e/c.html

孟令强    中国文明网   2025.03.21 11:21:06
前,当孟令强为一名叫孙凌伟的学生送去本科院校的录取通知书时,得知孙凌伟同学自幼父亲去世,母亲改嫁,跟着七十多岁奶奶生活,现在正独自在城里打工,孟令强便利用空闲时间亲自来到城里找到打工的孙凌伟,拿出一个月工资帮助他,勉励他好好上学。滴水村身患残疾的管布春每个月都需要拖着残疾的身体到镇卫生院拿药,孟令强知道这件事后对管布春说:“以后你的药我都帮你去拿。”“每当我的药快要吃完时,老孟的摩托声就出现了。”管布春...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228/58deda5f76384575acc6fd81cbd19471/c.html

董国光    中国文明网   2024.12.27 16:59:58
了亲手织就的帽子、围巾、手套。106岁离世时,她还心心念念要接着织,送给更多有需要的人。截至目前,“点亮一盏灯”爱心服务团队共结对帮助了382名学生。“学生们毕业工作后,不仅加入团队,还会不约而同地把第一个月工资捐给我们,用来帮助更多的人。”董国光说。  “起初,我感动他人;如今,众多志愿者感动并激励着我。”董国光说。如今,他的公益之路更加明确:持之以恒,让爱心如细水长流,为困境家庭带去实...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41205/218d5303b9224e8ca227d5b7fa2474c4/c.html

“一家之训”成了“万家之约” 九旬老人讲述传承家风故事走红网络    中国文明网   2025.05.20 08:27:45
杜雪娥言传身教,让良善、规矩、互敬、互爱等家风在家中生根发芽。杜雪娥给孩子们立下家规:要当好人做好事,不给国家添麻烦,多给社会作贡献。  义方既训,家道颖颖。长子赵凤录刚参加工作时每月工资一分钱不少补贴家用,替父母分忧;长女赵玉欣上行下效,结婚30多年从没跟婆婆拌过一句嘴;次子赵风祯经营的企业安置上百名下岗职工,并设立“孝道奖”;小儿子赵方创办培训学校,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免费接纳困难家庭孩...
http://www.wenming.cn/wmjt_53707/20250515/9d00fa393316490abd3da01ac4b4f8f7/c.html

王玉梅    中国文明网   2025.03.21 11:21:55
倒塌不幸去世,留下3个未满10岁的孩子。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王玉梅毫不犹豫地承担起照顾他们的责任,帮助交学费、买学习用品。2003年,王玉梅调入县城工作后,又遇到4名亲戚家的孩子因家境贫寒面临辍学。当时她每月工资仅400元,却毅然决定资助他们读书,直到大学毕业。这些经历在她心中埋下了助学的种子,坚定了她“支助一个孩子,改变一个人生,幸福一个家庭”的信念。  2012年,王玉梅创办了“天一助学”,承诺只...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304/def23af157c648398f24835c7b35f96a/c.html

王计兵    中国文明网   2025.03.21 10:51:21
年大雪,他推着爆胎的三轮车走了两公里就为把我家妞妞准时送到舞蹈班。”  疫情中的昆山街头也曾出现一道特殊风景:某小区围栏上挂着数十袋土豆,附着的纸条写着“需要请自取”。这是王计兵用半个月工资购置的“爱心土豆”,他说:“看见空荡的马路想起自己挨饿打工的日子,就想做点什么。”这种朴实的善意贯穿了他的人生:送餐途中3次归还贵重失物,为西藏地震捐出3万元积蓄……  <span style="color...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226/05a1fcbe47aa4b3f9e3e33765defd9e5/c.html

90后姑娘刘霞冰返乡传承非遗技艺——钻研竹编老手艺 拓展增收新路子    中国文明网   2025.02.18 09:44:56
猫咪拉杆箱,刘霞冰跟着市场需求转型,卖起宠物用品。 依托“工坊+农户”模式,乡亲们可以领订单回家,也可以在工艺厂做工。不仅村里的手艺人有活干,还辐射带动平南、烟墩两镇两千多户农户就业增收。“每个月工资有两三千元,销售旺季还会更高。”梁海芬说。 越来越多的人参与灵山竹编产业,刘霞冰很高兴:“竹编织就梦想,人气旺了,活力就有了。”<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218/5b33c862446c4e309072d624bcc3422c/c.html

全国诚实守信模范候选人    中国文明网   2024.12.16 10:59:57
班组长作了汇报,随后继续工作。清扫过程中,她时不时回到拾钱包的地点,等待失主出现,可始终不见人影。清扫工作结束后,林金玉将钱包交给当地派出所。在民警见证下,她这才打开钱包,看到了钱包里的物品:比她一个月工资还多的现金、身份证、驾驶证、其他证件和多张银行卡……大家对物品进行了登记和清点。几经辗转,民警终于联系上了失主,将财物归还。失主感激之余,要以酬金感谢林金玉,却被她婉言谢绝了,“任何人丢了东西都会着急...
http://www.wenming.cn/wmzthc/20241216/c1a8cce4488442b2a7bc2ac110f115fe/c.html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链接|人才招聘|版权声明|联盟网站|文明邮箱|旧版回顾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主办

新华通讯社协办  新华网承办

中国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144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