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www.wenming.cn 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 主办
找到相关结果约4条 用时0.185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吴桃祥    中国文明网   2025.06.20 09:35:43
在社会各界帮助下,吴桃祥负责家门口城东大道两边10公里道路环卫保洁工作,每月既有2200元收入,又能照顾在家的丈夫,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正如吴桃祥所说,只要初心在,希望就在,一家幸福团圆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29个寒来暑往,10000多个日升月出,吴桃祥照顾丈夫,养育儿子,支撑家庭,承载着常人难以承载的重负。现在的她仍一如既往照顾丈夫,续写一位母亲、一位妻子的大爱和传奇。(责任编辑:周胜武 汪增泽)...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529/5f059d6a15a0491daf35913a04b22009/c.html

月到中秋圆——诗词里的中国节    中国文明网   2024.09.14 14:06:30
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月作诗、吟月作赋的传统由来已久。《诗经》中“陈风·月出”以月亮为起点,写相思之美,将月的皎洁与爱的纯洁作了生动联想。  美满团圆是月亮自然美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情结。以中秋月明入诗赋,成为经久不衰的诗风。《水调歌头》中秋词,是...
http://www.wenming.cn/wmdjr_299/20240914/d62589e42411406fb9b84591b8ccf14c/c.html

中秋节的起源    中国文明网   2024.09.11 09:14:13
msp;明清时期,中秋已成为中国民间的主要节日之一,蕴含的世俗情趣愈益浓厚,功利性的拜祭、祈求与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百姓们供养“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记载说:“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兔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兔;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帝京景物略》一书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
http://www.wenming.cn/wmdjr_299/20240911/9edf66443dc64d4a8ce0b8f8b93dae9e/c.html

蓝仁亲    中国文明网   2024.06.11 15:35:15
  蓝仁亲,男,畲族,1965年2月出,中共党员,原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融媒体中心敕木山转播台值机员。敕木山广播电视转播站地处海拔1519米的高山之上,要徒步近2个小时才能到达这里。寒来暑往,蓝仁亲在这条陡峭的山路上一走就是整整44年。44年来,他磨废了6根登山杖,走坏了无数双鞋子,每天十几个小时雷打不动地检查设备、监控信号,将自己宝贵的青春都献给了高山之巅。蓝仁亲曾获“浙江好人”等荣誉。 <sp...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40516/c20e08e54e184938b04d144c72653bc1/c.html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链接|人才招聘|版权声明|联盟网站|文明邮箱|旧版回顾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主办

新华通讯社协办  新华网承办

中国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144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