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www.wenming.cn 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 主办
找到相关结果约4条 用时0.055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中秋节的起源    中国文明网   2024.09.11 09:14:13
非常快乐。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据记载,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中秋节也就因此慢慢形成了。...
http://www.wenming.cn/wmdjr_299/20240911/9edf66443dc64d4a8ce0b8f8b93dae9e/c.html

七夕习俗:投针验巧    中国文明网   2024.08.07 14:42:50
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  明清时期,七夕做为最重要的民间年节之一,可谓精彩纷呈。据记载,明代七夕时,民家“女子以碗水暴月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月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此卜女之巧”。清代,七夕的主要活动则是家家陈瓜果等食品和焚香于庭,用以祭祀牵牛郎、织女二星乞巧...
http://www.wenming.cn/wmdjr_299/20240807/686eb6ae72854bb7a4f59997d0c52afe/c.html

春和景明:清明时节,听文物讲故事    中国文明网   2024.03.27 15:55:51
有不少人在放飞风筝。纸鸢在古代曾用于测量距离和传递消息,将纸鸢附上丝弦装置,放飞时风吹声鸣,因而有了风筝这个名字,后成为通称,逐渐变成娱乐活动。  放风筝是一种康复养生之道,古已有之。据记载:“放风筝,张口仰视,可以泄热”。人们在踏青放风筝之时,要动手、腕、肘、臂、腰、腿、足等人体各关节部位,使全身都能够得到锻炼。  北京艺术博物馆研究馆员杨俊艳介绍,瓷器上的婴戏图最早兴起...
http://www.wenming.cn/wmdjr_299/20240327/7687c55d08384699a3487ffac7b2b716/c.html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船埠村:以文化人除陋习 力倡力行树新风    中国文明网   2023.12.11 16:55:21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南塘镇船埠村坐落在平江之滨、麂山之南,村中茂林修竹、古树参天,村里人家皆为王姓,据记载是晋代王羲之的后裔。近年来,船埠村以“书香船埠”为主题,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多平台多形式开展文明实践,不断推进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走深走实,古村处处荡漾文明新风。<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conten...
http://www.wenming.cn/wmzthc/20231201/f6e9577dd2a947e6938f6bc8891d2770/c.html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链接|人才招聘|版权声明|联盟网站|文明邮箱|旧版回顾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主办

新华通讯社协办  新华网承办

中国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144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