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www.wenming.cn 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 主办
找到相关结果约28条 用时0.067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习近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国文明网   2025.01.14 10:34:27
直延续发展到今天。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同甲骨文没有根本区别,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先哲归纳的一些观念也一直延续到现在。这种几千年连贯发展至今的文明,在世界各民族中是不多见的。 习近平2014年5月30日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主持召开座谈会时的讲话 我们倡导的富强、民主、...
http://www.wenming.cn/sxll/20250114/7db0296f4a2d4bc08d6800ebc8dbee19/c.html

让中国文化精神走向世界——访美学专家王岳川教授    中国文明网   2025.07.01 14:52:50
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文化输出中,国学的根本要义在于:让坚持丛林法则的霸权西方明白“国虽大,好战必亡。”(《司马法·仁本》)让国人体认“武平天下,文亦安邦”的祖训。对学者而言,需记住孟子真言:“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仁是人的心灵,义是人走的路。放弃正道不走,丧失了善良本性而不知道去寻觅,可悲!这在当今世界具有重要...
http://www.wenming.cn/20250613/9ba6db5accac49ca835353946a94f0ad/c.html

心中有光 愿成为光 散发着光    中国文明网   2025.06.26 16:29:06
消除后顾之忧。 以文化人、以德润心,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论语》中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朴素的道德观念,教导人们尊重他人、关爱他人;“仁义”源于儒家道德观念,孟子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史记》中的“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体现着言行一致、承诺必践的准则……通过文化浸润,让美德善举成为共识。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626/712476d7bd524dacb021ae5d491934f0/c.html

于中国哲学思想中探寻文明之光 | 云品好书    中国文明网   2025.06.23 10:24:20
  为更好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全民阅读浓厚氛围,中国文明网“云品好书”栏目为广大网友推荐系列优质读物。本期为您推荐由五洲传播出版社精选的图书:《中国哲学思想》《老子》《孟子》。<video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content-mutli/2025062313bab8b8ca2b4e57a8ee319537aa468f_e1e3f20f9ff341a59b8b7fdf4e71f730.mp4" poster="http://bucket-wmw-cb-yunqia...
http://www.wenming.cn/zg/20250623/13bab8b8ca2b4e57a8ee319537aa468f/c.html

喜乐活 君子游——一场从“游”到“育”的文明接力    中国文明网   2025.05.23 14:41:46
人喻于利”。后来荀子更明确提出“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  可以说,君子不管外在如何变化,不变的是内在的义利观和真善美,是重德轻色的人格修养。孟子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创新和发展了孔子“仁礼乐”的幸福观,以“君子三乐”完善君子德行幸福观的实...
http://www.wenming.cn/zg/20250523/0244c94bfa0c4cba9df442cad0a666e8/c.html

中华文明为全球治理提供丰厚理论滋养    中国文明网   2025.04.01 00:00:00
y;">  中华文明延续五千年不曾中断,积淀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具有深邃的思想内涵、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从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到孟子倡导“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再到王阳明强调“致良知”,中华文化始终将“以人为本”作为价值理念的核心。中华文化倡导“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处世哲学,强调“协和万邦”“四海一家”的天下情怀,主张不...
http://www.wenming.cn/wmpl_pd/20250327/ba006615099b4016b3804e7c31a7cafa/c.html

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如何理解“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深远意蕴?    中国文明网   2025.03.28 10:14:40
”。夏商周三代,中华文明已经初步确立了自身的价值观念和理想,开始形成自立、自主、自觉的历史意识和政治理性,深刻影响着此后中国绵延2000多年的经史、政教传统的根本走向。《周易》《尚书》《道德经》《论语》《孟子》等一部部原典之作,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根基,塑造了独属于我们这个民族的精神气质。从“炎黄”到“华夏”再到“中华”,中华民族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在漫长的历史积淀中创造了多元一体的璀璨文明。中华文明是中...
http://www.wenming.cn/sxll/20250318/91b6ccc356a943b7acefc9001b483f28/c.html

传统文化视角下诚信文化建设探析    中国文明网   2024.12.02 10:28:14
内涵的阐述,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儒家思想将诚信视为自然法则、人伦之理和社会规范。孔子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无信不立”,并认为,“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提出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孟子将“诚”视为天道,内在于人性,提出“君子行忠信,可以保一国”的主张。董仲舒将仁、义、礼、智、信视为与天地长久的经常法则。宋明理学家将“诚信”视为“天之道”“圣人之本”,明清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王夫之将...
http://www.wenming.cn/wmpl_pd/20241129/4776d96ed1954afda8b9b9b9db12f771/c.html

新时代重建农村精神文明新风尚    中国文明网   2024.11.01 08:30:52
大学生、城市教师回乡任教的意愿。其五,建设乡村文化振兴志愿者队伍,以高尚情操提升文化精神,为乡村注入活力、动力、魅力。  第四,把道德文化精神作为治理之本。孟子曰:“上下交利而国危矣。”又说:“未有仁而遗其亲者,未有义而后其君者。”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古代将“仁、义、礼、智、信”作为治国之本。如今,完全不言“利”已不可能,也不符合现代化要求;但“上下交利”非常“...
http://www.wenming.cn/wmpl_pd/20241031/cc8c965e442f46f5a8482ab011a03f71/c.html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青少年爱国情怀    中国文明网   2024.10.23 10:28:41
的历史意识,是中华民族历经千难万险而不断复兴的精神支撑。家与国相连,家庭命运与祖国命运相牵,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存续发展的精神密码,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我国注重家国一体的理念传统源远流长,《孟子》“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礼记》“天下一家”等都强调家与国为一个整体。热爱祖国、厚植家国情怀是青少年成长之基、奋斗之本,增强青少年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使命感、责任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
http://www.wenming.cn/wmpl_pd/20241021/236e18acaa9d41af98e2719006c1227d/c.html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链接|人才招聘|版权声明|联盟网站|文明邮箱|旧版回顾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主办

新华通讯社协办  新华网承办

中国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144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