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www.wenming.cn 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 主办
找到相关结果约34条 用时0.051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伟力    中国文明网   2025.06.12 08:26:50
族历史观深刻回答了中华民族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终极之问、时代之问,不但超越了传统中原王朝史观、汉族中心主义史观和地方民族主义史观,而且有力地驳斥了某些西方学者炮制的一系列错误史观。 推动中华文明大一统思想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
http://www.wenming.cn/sxll/20250611/3042e5499fc241bc87feebe09d7305ea/c.html

深刻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一项伟大创造    中国文明网   2025.05.26 08:26:03
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是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创新典范。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从5000多年中华文明中走出来的。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政治文明。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大一统传统,德主刑辅、以德化人的德治主张,民贵君轻、政在养民的民本思想,等贵贱均贫富、损有余补不足的平等观念,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的正义追求等,都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丰富思想资源。比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http://www.wenming.cn/sxll/20250523/fa7ae2fb54dc404f929d2a4d7e50b902/c.html

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如何理解“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深远意蕴?    中国文明网   2025.03.28 10:14:40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既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国家理论和民族理论,又与中华文明的民本思想、天下共治理念、大一统传统相契合,有力维护了人民当家作主和国家团结稳定;集体主义的道德观念与家国情怀传统一经结合,便激发起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热潮的壮志豪情。改革开放后,党领导人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
http://www.wenming.cn/sxll/20250318/91b6ccc356a943b7acefc9001b483f28/c.html

《同学 你早》第1809期    中国文明网   2024.12.18 16:21:53
合、自觉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才能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各民族信念相同,是中华民族缔造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内生动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秉持“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天下大同”的理念,把大一统看作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自秦统一中国后,无论哪个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都始终坚持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历史充分证明,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由各民...
http://www.wenming.cn/sxll/20241218/d5d4a464fe4d4ad0a957f2a373036cb0/c.html

建设古典学的现代意义    中国文明网   2024.11.14 10:51:31
text-align: justify;">  西方古典学诞生于希腊化时期,当时的希腊学人整理和传承古希腊文明经典和政制理想,接续的是亚历山大帝国的余绪,史称西方的“第一次文艺复兴”。由于希腊帝国的分立,希腊化的“大一统”未能实现,但这场古典复兴却为罗马共和国崛起为帝国提供了文明依托。西方古典学的第二次复兴,出现在意大利复兴时期(14—16世纪),随后又有阿尔卑斯山以北的所谓“北方文艺复兴”。当时欧洲各政治体的学人整理和...
http://www.wenming.cn/wmpl_pd/20241112/9e59362560ea4ffbada83f28bf151113/c.html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层理论特质    中国文明网   2024.07.04 13:36:41
中国古代人们对由“天”派生出的“天道”信仰、“天命”敬畏、“天下”体悟,经过先贤智者总结积淀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形成“胸怀天下”的包容基因和文化认同,催生九州共贯、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中国文化大一统传统。这种大一统传统“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把内部差异极大的广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塑造了中国人“视天下犹一家”的世界观,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国际观;演绎为“天下大同”“天下...
http://www.wenming.cn/20240704/62ba85c99c22447b8b107fc42198375f/c.html

文明交融论——基于突出特性与价值立场的中华文明新主张    中国文明网   2024.10.12 14:28:55
“多元一体”的格局。  中华文明探源的丰硕成果证明,中华文明是原生的,不是外来的,是多元多样的,不是单一的。多种文明互补、逐渐相融并整合为一体的中华文明演进过程,也是中华民族在独特的“大一统”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形成过程。  地理环境是孕育文明的摇篮,中华文明诞生于东亚大陆,东面朝太平洋,北部是蒙古高原,西部及西北部是帕米尔高原、天山、阿尔泰山屏障,南部与西南有喜马拉雅山脉阻隔...
http://www.wenming.cn/zg/20241012/b930dd6deb9e4617a3e5dc2e3ba355b5/c.html

《同学 你早》第1559期    中国文明网   2024.10.23 17:29:41
近平总书记强调:  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比如,天下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的治理思想,九州共贯、多元一体的大一统传统,修齐治平、兴亡有责的家国情怀,厚德载物、明德弘道的精神追求,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理念,实事求是、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执两用中、守中致和的思维方法,讲信修睦、亲仁...
http://www.wenming.cn/sxll/20241023/d9ee1b4bad3640e4804de65e4627a085/c.html

《同学 你早》第1564期    中国文明网   2024.10.23 17:30:26
并包、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都有深刻关联。我们没有搞联邦制、邦联制,确立了单一制国家形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顺应向内凝聚、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发展大趋势,承继九州共贯、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的中国文化大一统传统。更重要的是,“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杂志20...
http://www.wenming.cn/sxll/20241023/b11caf39a7b74549a52925c5cea19543/c.html

《同学 你早》第1560期    中国文明网   2024.10.23 17:29:51
明体屹立于世。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中华文明长期的大一统传统,形成了多元一体、团结集中的统一性。“向内凝聚”的统一性追求,是文明连续的前提,也是文明连续的结果。团结统一是福,分裂动荡是祸,是中国人用血的代价换来的宝贵经验教训。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
http://www.wenming.cn/sxll/20241023/27e6f9f43a464f6c9e1b3296be65a100/c.html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链接|人才招聘|版权声明|联盟网站|文明邮箱|旧版回顾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主办

新华通讯社协办  新华网承办

中国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144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