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www.wenming.cn 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 主办
找到相关结果约18364条 用时0.153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吴志琴    中国文明网   2025.06.21 10:14:19
trong>守护亲情 姑姑照顾三个遗孤  吴志琴于2000年结婚,婚后育有一儿一女。在家中,她孝顺公婆、照顾小孩,生活原本满是美好。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2年的一天,娘家传来在外务工的哥哥吴志峰失联的消息,这瞬间打破了一家人原本恬静的生活。哥哥的失联给年迈的父母带来了沉重打击,家中父母年事已高,嫂子还患有精神疾病,此外还有3个年幼的孩子需要照料。面对这一大家子随时需要照顾的老小...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609/e15e64065d594cba8b66d00bf6e7abac/c.html

王仕蓉    中国文明网   2025.06.21 10:13:47
成人,胡琴也有了安稳的生活。王仕蓉曾荣获“四川省道德模范”“四川好人”等荣誉。 邻居亡故 毅然伸出援手 王仕蓉是一名普通农村妇女,丈夫在外务工,自己则在家务农、照顾子女公婆,生活虽清贫但幸福。张德顺是王仕蓉的邻居,因妻子患有精神病、两个孩子又年幼体弱,家中事务无人操持,他只能在家种地或在周边做短工维持生计。左邻右舍的邻居便经常给他送去一些...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530/9f12a30b2a634181b0972d96f2c034fe/c.html

陈明    中国文明网   2025.06.21 10:13:55
乡村孩子“织梦” 2011年,陈明调回到自己小学的母校——兴仁市回龙镇回龙小学任教。来到这里,他看到每天放学后孩子们总是在校园内无所事事,时不时还发生口角纷争,有的孩子还经常因为想念在外打工的父母而哭鼻子……作为曾经的母校,陈明总有一种特殊情怀,思考着如何才能为家乡孩子做点什么?思来想去,他决定发挥自己喜欢打篮球的爱好和学校是寄宿制的优势,利用下午课后的时光带领孩子们一起“玩”篮球。...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530/0433603fb5504254a86a23f6feac8454/c.html

刘选仁    中国文明网   2025.06.21 10:13:09
emsp;用爱点亮山区孩子的希望  在广东梅州的乡间小路上,人们经常能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开着一辆满是泥点的汽车穿梭于各个村落。他是刘选仁,一名年逾六旬的志愿者。2005年,在外拼搏多年的刘选仁在一次返乡中偶然走进一所山区小学,看到孩子们在漏雨的教室里读书,有的甚至连像样的书包都没有。那一刻,他的心里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了一下,于是他开始独自走访偏远山区的困难家庭。&emsp...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527/cd6986977045493784e9fd9700080b38/c.html

张先友    中国文明网   2025.06.21 10:13:37
孝顺懂事,从小就会帮着伯父做缝补衣服、剃头发胡须之类的事情。谈及儿女,张先友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指着桌上的麦片、蛋白粉、鸡蛋牛奶等营养品,她乐呵呵地介绍,这些都是儿女前段时间寄回来的。 随着儿女在外打工扎根,他们都希望张先友能去到外地和他们一起生活。但为了照顾大伯哥,张先友仅在20多年前先后去过一次湖北、一趟湖南,探望两个女儿。此后,就再也没有出过远门,甚至连荣昌城区也很少踏足。 两位老人在...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526/a9faa91be5ac4da2a7390f2d3e732f61/c.html

杜德建    中国文明网   2025.06.21 10:15:02
 领航致富 带动周边蜕变 杜德建的家庭图书馆一直免费对群众开放,不仅吸引了卿头镇和永济市的村民,周边县(区)的人也慕名前来借书。他还创新性地让图书“走出去”,馆里常年有2000余册图书在外“漂流”,让知识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 在这个图书馆里,近万名群众学到了一技之长,找到致富门路。卿头镇王村农民樊巧玲种植12亩葡萄,却因产量低,三年未赚到钱。来到杜德建的图书馆恶补农技知识后,如今她...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611/f289a9c0cb3a4680a9c10945b7b73454/c.html

周春兰    中国文明网   2025.06.21 10:15:02
 童心护航 困难儿童的成长乐园 农家书屋在周春兰的经营下,超越了单一阅读功能,成为乡村公共生活的复合空间。如今,村里许多孩子的父母多半在外务工,这些困难儿童成为乡村亟待关注的群体。在政府关怀和周春兰的不懈努力下,“爱心服务站”“希望家园”“妇女微家”与农家书屋并肩而立,构筑起守护童心的堡垒。每到放学与节假日,孩子们便如归巢的小鸟般涌入这里...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611/6f316fc459a64edab87579df7e30ac86/c.html

刘石兵    中国文明网   2025.06.20 09:35:10
会撑船。那个婴儿一直哇哇哭,听着太让人心疼了,换谁都会去救的。”事后,获救的戴某想给刘石兵一些钱来表达感谢,被刘石兵坚决拒绝,他说:“救人是举手之劳,谁看到都会帮忙的。”  刘石兵早年在外打工做木匠,后来返乡务农。村里年轻人多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老人、儿童居多,而掌握木匠、水电工、电焊等多项技能的刘石兵,凭借着一副热心肠,成了村里的“贴心人”。患有帕金森病的老人反锁家门,他翻墙帮忙开门;...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604/01f5e266df2e4a1f9ffbf38dcb20cd43/c.html

马琼郭    中国文明网   2025.06.21 10:14:03
通也不便,她只能住在学校,一周回一次家,克服了一切困难,一待就是20多年,用耐心和智慧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在山区小学任教,班里有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情况是屡见不鲜的。小轩就是众多留守儿童中的一个,父母在外打工,家庭管教长期缺位,经常上学故意迟到,上课扰乱课堂,下课打骂同学,然而这一切在他来到马琼郭任教的班级时得到了改变。 马琼郭作为老师,并没有对小轩放任不管,而是在学习生活中挖掘他的闪光点,并给...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530/f2931a05af82412b821f2360ffc6b27b/c.html

余林    中国文明网   2025.06.21 10:14:03
“门外汉”到行家里手的蜕变,自此踏上充满艰辛与担当的调解之路。 余林对调解工作的认真负责近乎执着,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纠纷,他便即刻奔赴现场。龙潭村83岁老人白某,因6个子女相互推诿赡养义务,只能在外流浪。余林得知消息的当晚,就将老人的子女召集到村小组办公室调解。从傍晚聊到深夜两点半,他始终保持耐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成功让7位当事人达成赡养协议,解决了老人“老无所依”的难题。<span sty...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530/7e1dc2f876834b76a82649b7c9a16bfb/c.html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链接|人才招聘|版权声明|联盟网站|文明邮箱|旧版回顾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主办

新华通讯社协办  新华网承办

中国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144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