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www.wenming.cn 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 主办
您要找的是不是:使馆  试管  食管  
找到相关结果约19条 用时0.075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伟大抗战精神是砥砺复兴的宝贵财富    中国文明网   2025.08.07 11:45:17
是马克思主义英雄观与中国传统“舍生取义”精神的创造性结合,是革命胜利的精神支柱、历史变革的推动力量。抗日战争焕发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突破了个人英雄主义的局限,形成了“人民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的人民英雄史观,彰显出以民族大义为重、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政治品格,具有敢于斗争、敢于牺牲、敢于胜利的独特禀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就是要传承中华民族英雄血脉,高扬革命英雄主义旗帜,崇尚英雄、学习英雄、捍卫英雄、争当英...
http://www.wenming.cn/zg/20250806/8057342b8d6c4d30a5b49667a14c0213/c.html

习近平论宣传思想工作    中国文明网   2025.01.14 10:33:38
 习近平2012年12月4日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三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一些人认为共产主义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甚至认为是望都望不到、看都看不见的,是虚无缥缈的。这就涉及是唯物史观还是唯心史观的世界观问题。我们一些同志之所以理想渺茫、信仰动摇,根本的就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牢固。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
http://www.wenming.cn/sxll/20250114/f62dbff6d92d4bed8c8d29d55be31b9c/c.html

深刻理解把握新的文化生命体生成的三重维度    中国文明网   2025.06.18 08:23:06
的现代生命力。这种“激活”和“赋新”,本质上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深层互构,其前提是两者在精神内核与实践向度上的契合。《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之道契合于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礼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契合于马克思主义的人类解放理论……正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理想境界、思维范式、治理理念等诸多方面的高度契合,决定了二者的融通性和互补性,...
http://www.wenming.cn/sxll/20250617/9be2c3a30c454908b7ebcb885d94e371/c.html

深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伟力    中国文明网   2025.06.12 08:26:50
烂的中华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历史必然。”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深刻回答了中华民族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终极之问、时代之问,不但超越了传统中原王朝史观、汉族中心主义史观和地方民族主义史观,而且有力地驳斥了某些西方学者炮制的一系列错误史观。 推动中华文明大一统思想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
http://www.wenming.cn/sxll/20250611/3042e5499fc241bc87feebe09d7305ea/c.html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标识性概念与原创性贡献    中国文明网   2025.05.22 08:12:19
为指导,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鲜明特征。生态文明,则蕴含人类文明发展史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维度。从人类文明发展史维度看,生态文明蕴含“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生态文明史观,体现了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新形态”生成的缘由。从生态环境保护维度看,生态文明既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遵循,也是中国式现代化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生动实践。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将生态文明...
http://www.wenming.cn/sxll/20250521/9b8d595128b34046955aafe023b641b3/c.html

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如何理解“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深远意蕴?    中国文明网   2025.03.28 10:14:40
独立自主原则的形成,都是其生动体现和展开,引领中国革命浩荡向前。新中国成立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既结合中国实际创造性地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国家理论和民族理论,又与中华文明的民本思想、天下共治理念、大一统传统相契合,有力维护了人民当家作主和国家团结稳定;集体主义的道德观念与家国情怀传统一经结合,便激发起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热潮的...
http://www.wenming.cn/sxll/20250318/91b6ccc356a943b7acefc9001b483f28/c.html

始终坚持文化建设 着眼于人落脚于人    中国文明网   2025.02.20 00:00:00
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强调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 承认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是否承认并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志。马克思、恩格斯对人民主体地位有着清晰的认识,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人...
http://www.wenming.cn/wmzthc/20250220/24cbdd9a29894fde9be63e6718b74c1d/c.html

新时代文艺何以为新    中国文明网   2024.12.09 17:10:07
  新时代文艺是开拓创新的。《礼记·大学》有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华民族“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中国共产党更是有着极富远见、极为阔达的文化史观。当下,我们正在经历诸多颠覆性的科技变革,脑科学、基因工程、新能源、新材料以及人类在宏观、微观领域的诸多新发现,为文化艺术创造提供了一系列新命题和新动力,数字空间正在成为未来文化艺术的新场域。<p s...
http://www.wenming.cn/wmpl_pd/20241205/1c31a9e6bfad465ca299f66301eb3414/c.html

新时代文艺何以为新    中国文明网   2024.12.05 15:21:22
世界文化的大花园更加多彩缤纷。  新时代文艺是开拓创新的。《礼记·大学》有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华民族“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中国共产党更是有着极富远见、极为阔达的文化史观。当下,我们正在经历诸多颠覆性的科技变革,脑科学、基因工程、新能源、新材料以及人类在宏观、微观领域的诸多新发现,为文化艺术创造提供了一系列新命题和新动力,数字空间正在成为未来文化艺术的新场域。&e...
http://www.wenming.cn/zg/20241205/a811557857204c508ea0de40ec6f744f/c.html

文明交融论——基于突出特性与价值立场的中华文明新主张    中国文明网   2024.10.12 14:28:55
义哲学对世界思想意识产生巨大影响[10];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一书中高度推崇中国哲学中的阴阳辩证思想,认为人类文明如阴阳一般,也存在起源、生长、衰落、解体、重生阶段[11],其变化发展的“文明形态史观”变革了人类对自我历史的认识。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丝绸之路综合研究计划”,致力于推动文化交流、文明互鉴。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马克思揭示了人类文明...
http://www.wenming.cn/zg/20241012/b930dd6deb9e4617a3e5dc2e3ba355b5/c.html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链接|人才招聘|版权声明|联盟网站|文明邮箱|旧版回顾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主办

新华通讯社协办  新华网承办

中国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144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