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www.wenming.cn 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 主办
找到相关结果约342条 用时0.058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杨贵风、曹宗臆    中国文明网   2025.06.20 09:35:43
颤抖,为此夫妇两人急忙带孩子去省儿童医院检查,诊断结果确诊为左脑萎缩。第一次诊断和治疗费用就花光她1万多元积蓄,可她却没有丝毫犹豫,一心只想治好孩子。杨贵风的丈夫曹宗臆十分支持妻子的决定,他说二郎身世可怜,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砸锅卖铁也要治好他!从此,杨贵风夫妇踏上了漫长而艰难的求医之路。只要听闻哪里有治疗的希望,她就毫不犹豫地带着二郎前往。然而,治疗之路布满荆棘,由于病情的特殊性,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但...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529/e6bd36d9ea844573b31b3c4c19cf416e/c.html

李生成    中国文明网   2025.06.21 10:14:38
style="color: #ba372a;">如亲如故,始终如一照顾一个人  1981年寒冬,一位名叫马维昌的流浪汉出现在固原市彭阳县新集乡马旺堡村的李生成家门前,李生成的哥哥和嫂子看他可怜就给了碗饭,本想询问其家庭住址送回去,结果发现他是一个聋哑人。彼时,李家人挤在一口小小的窑洞里,粮缸见底,但看着蜷在灶台边取暖的身影,李生成的父亲沉思片刻后说道:“留下吧,就是多双筷子的事儿。”然而那...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523/bf9bef59aea94ef096686a97f9109a58/c.html

邵本道    中国文明网   2025.06.20 09:35:48
emsp; 战火淬炼的感恩情怀  1929年,邵本道出生在邵家村。由于父母早逝,年仅8岁的他不得不带着5岁的妹妹四处乞讨。乡亲们见他可怜,便共同抚养他长大。邵本道常说:“我是靠吃百家饭长大的。”这份恩情,也成为他坚持“为村里办点实事”的初衷。1942年,邵本道决心参加八路军,可由于年纪小、身体瘦弱,他接二连三地被拒绝。但他铁了心要跟着党走...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519/6b02453633514befb4fce80e00921470/c.html

袁怀玉    中国文明网   2025.03.21 10:50:46
 袁怀玉,女,1971年2月生,四川省宜宾市珙县曹营镇鹿鸣村居民。20多年前,袁怀玉丈夫的弟弟意外去世,弟媳离家出走留下了年幼的侄儿、侄女,袁怀玉不忍心两个可怜的孩子从此无依无靠,便收养了两个孩子。2009年,面对丈夫病逝、婆婆瘫痪,她独自挑起了家庭重担,起早贪黑、省吃俭用,一边务农一边照顾婆婆和四个孩子,用行动生动诠释了孝老爱亲美德。袁怀玉曾荣获“四川好人”等荣誉。 <stro...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227/bad521a16f21402288a05c24f82b2f2e/c.html

李国色    中国文明网   2025.03.21 10:52:20
  李国色,男,1987年4月生,浙江省苍南县灵溪镇“矾山鲜面店”店主。自2013年一位可怜的老人用自己“手绘纸币”到店里买面开始,李国色开启了行善之路。每次,李国色欣然接受老人的“手绘纸币”,为老人装上满满一袋面,直至2022年老人意外离世。同时,李国色跑遍苍南、泰顺、平阳等地,行程5万余公里,将汇集的112余万元爱心款和物资送到66个孤寡老人和困难户手中,帮助129个家境困难的学子完成学业。李国色曾获“浙江好...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219/e605be9c424e4c129546e808908db8f2/c.html

卡小花    中国文明网   2025.06.18 10:48:01
; 卡小花曾是四团粮油厂一名普通职工,家有一双儿女,一家人过着幸福平淡的生活。有一天,宁静的生活被打破,卡小花家中突然多出两个孩子。原来,卡小花的小姑子一家突遇变故,留下两个不到5岁的孩子。看着两个可怜的孩子,卡小花当即决定留下他们。  1993年,卡小花的妹妹因故去世,妹夫住进精神病医院,3个不满10岁的孩子无人照料,卡小花把孩子们带回家。1994年,丈夫的弟弟、表弟相继去世,5个正在上小学的孩...
http://www.wenming.cn/wmzthc/20250617/7e4a6ca17d6a4324a594fe7a131f14a7/c.html

白金玉    中国文明网   2025.03.21 10:51:29
是,他做起了泥瓦工。本着挣一分是一分、有一分还一分的信念,白金玉奔波在各个建筑工地,扛卸水泥、砌砖抹灰……妻子则在一旁默默陪伴,为他递工具,帮他和水泥。活多的时候,一年能挣5万多,活少的时候,收入少得可怜。这对泥瓦匠夫妻在辛苦劳作和精打细算中努力积攒着每一分钱,只要挣到钱,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改善自家的生活,而是先给工友结算工资。  2022年是白金玉最艰难的一年,一年的辛苦到年底就落了5000块...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228/871cc1707439468f9aab2c7ed5b75cd8/c.html

张健    中国文明网   2025.03.21 10:51:29
之后,村里就剩不下年轻人了。”老支书的话让张健辗转难眠。望着家中泛黄的全家福,这个从西北农村走出去的汉子作了个决定:“我要回来带着乡亲们闯条新路。”  彼时的东永固村,集体账上余额少得可怜,人均年收入不足万元。张健揣着积蓄走遍周边乡镇,发现惠农区的富硒盐碱地竟与宁夏农科院培育的新品种枸杞特性契合。“种枸杞!”他在村民大会上拍胸脯:“咱们的地不是不长粮,是要长金豆子!”  ...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228/0e03b18645e44f4498c575ba1778e93e/c.html

一间小屋托起44个孩子的星空    中国文明网   2025.04.09 09:39:47
孩子的父母离婚多年,双方都重组了家庭,因无人照顾,小东便产生辍学的念头。得知原委后,徐晓丽心里一酸,把小东接到了自己家里,一住就是3年。小东成了第一个住在她家的学生。 “最开始,仅仅是觉得孩子可怜。慢慢的,发现这样的方式很有效。”徐晓丽说,小镇的人以外出务工为主,不少孩子缺少父母关爱。她看在眼里,之后便坚持在每学期开学前,对学生进行一次家访。“这样就能了解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我把一些条件特殊的孩...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409/33f34210d80b4ab2bb04a59fff23ed53/c.html

我们的春节 身边的中国好人    中国文明网   2025.02.02 14:30:38
“儿童之家”采访,我见到了三姐。她给妹妹带了些东西,还有事着急走。我硬拦下她聊了几句,看得出来,她是在躲记者。怎么看这个妹妹?怎么就原谅她了?面对有些“尖锐”的提问,三姐有两句话我记忆犹新。一句是“我可怜她,她可怜别人”;另一句是“她把自个都舍出去了”。 多少年来,张老师一直拒绝媒体采访她的亲属。后来她告诉我,当年哥哥姐姐间也有共识:我就是他们原来那个妹妹,普普通通的亲人,名气再大也不跟着“沾光...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205/cce25b3ff40a47fc871ba1218751de6d/c.html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链接|人才招聘|版权声明|联盟网站|文明邮箱|旧版回顾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主办

新华通讯社协办  新华网承办

中国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144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