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www.wenming.cn 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 主办
找到相关结果约7条 用时0.065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系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文化理念与实践·文化工程篇    中国文明网   2025.08.06 10:04:20
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统筹各方力量,积极开展有组织的保护、研究、传承、展示工作,妥善协调运河上下游左右岸、局部与整体关系,有效整合大运河沿线资源,建成杭州京杭运河水上游、宁波三江水上夜游、嘉兴古运河水上游、柯桥运河游等水上文旅游线,推出10条运河诗路精品游线,共同构建起大运河文化公园的特色集中展示带,成为全省文旅经济新的增长极,推动了区域联动和一体化发展,为探索文化传承利用新路径提供了成功案例。五...
http://www.wenming.cn/wmzthc/20250801/0d217cecd80c411caf801bea328b85cf/c.html

潘平福    中国文明网   2024.06.11 15:35:15
 长期坚守诚信标杆  “你听说过一元钱就能喝茶吗?”在浙江南浔荻港村,有一家“一元茶馆”,原名聚华园茶馆,起始于1896年,从民国初年开门到现在,已经有上百年历史,这也可能是古运河边最后的一间老茶馆了。1966年,潘平福盘下这家老店,成为了茶馆的第四任“掌柜”。一杯大众茶只卖一元钱,而且可以坐一整天,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赔本的生意,但潘平福却将这生意做了一辈子,尽心尽力为老茶客们服...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40516/ded3fa96decc46cdbd03d325eed8bd78/c.html

“古都之脊”何以绽放时代光彩    中国文明网   2024.08.12 10:07:15
p;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有力推动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敦煌研究院运用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等技术对洞窟进行实时监测,为开展预防性保护提供数据支撑;新通航的京杭运河杭州段二通道,让古运河卸下了高频率通航的担子,也助力实现了货畅其流……放眼全国,推动保护和利用相得益彰,让古老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呈现更加夺目的光彩,必能更好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深厚持久的文化力量。(...
http://www.wenming.cn/wmpl_pd/20240809/dd59046ebb9f443a9bf66afed9cbab2a/c.html

历史街区,在保护中发展    中国文明网   2024.05.11 16:09:15
 分类分级 活化利用 “江南水弄堂,运河绝版地”。京杭大运河流淌千年,在无锡穿城而过。适逢周末,游客涌入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乘游船泛舟古运河——这条游船线将两岸历史文化遗迹串珠成链。 无锡地方文化研究学者阮夕清介绍,总面积47.74公顷的街区,仍保留着传统“一河两街”的空间格局,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
http://www.wenming.cn/wmzthc/20240510/be421e6e67fa43258dfa11bb59614e30/c.html

传统文化何以融入现代生活    中国文明网   2024.04.08 17:53:06
生命的一部分,只有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才能激发文化生命力、增强城市韵味。 水脉连着文脉。常德河街是水脉与文脉相融相交的生动写照。沅江和澧水在常德穿城而过,城市腹地的穿紫河成了奔流千年的古运河。过去,每当洪水来临,街道便积水成河,“河街”就此得名。水波涟涟,滋养文化,不少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诗词名篇。然而,穿紫河一度因污染严重而成为当地人的“心头之痛”。当地狠抓治理,采取全线截污、降堤修闸、修...
http://www.wenming.cn/zg/20240422/a6254365fbed4f069272485307e6fa79/c.html

传统文化何以融入现代生活    中国文明网   2024.04.08 17:53:06
生命的一部分,只有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才能激发文化生命力、增强城市韵味。 水脉连着文脉。常德河街是水脉与文脉相融相交的生动写照。沅江和澧水在常德穿城而过,城市腹地的穿紫河成了奔流千年的古运河。过去,每当洪水来临,街道便积水成河,“河街”就此得名。水波涟涟,滋养文化,不少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诗词名篇。然而,穿紫河一度因污染严重而成为当地人的“心头之痛”。当地狠抓治理,采取全线截污、降堤修闸、修...
http://www.wenming.cn/wmpl_pd/20240408/b631d62633944606a80e81c1ba1d9415/c.html

江苏无锡:使有粟帛盈天下 绘就共富新图景    中国文明网   2023.12.28 14:12:40
采访报道组走进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图为位于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的大公桥。新华网 李雪芹 摄无锡有水,无锡有桥在1930年4月的明媚春光中古运河上第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连续钢构桥——大公桥竣工落成历经近百年风雨这座由无锡民族实业家荣德生牵头动用“千桥会”的善款捐建的大桥<p a...
http://www.wenming.cn/wmzthc/20231226/1a2f588783a34dc393b3e3c9937e7fb9/c.html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链接|人才招聘|版权声明|联盟网站|文明邮箱|旧版回顾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主办

新华通讯社协办  新华网承办

中国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144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