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www.wenming.cn 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 主办
找到相关结果约8条 用时0.052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发挥中华诗词在文明互鉴中的独特价值    中国文明网   2025.02.26 00:00:00
tyle="text-align: justify;">  多元传播路径,拓宽交流渠道。一方面,精准翻译是让中华诗词走向世界的基础。诗词中凝练的意象、深厚的文化内涵,都需通过精准的翻译,才能被世界理解。比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将“婵娟”意译为“moonlight”,既保留中国文化中月亮象征思念、团圆的独特意象,又能让外国读者领会其中的美好祝愿,让文化精髓在文字转换间得以留存。另一方面,创新传播形式是让中华诗词广泛触达全球受众的关...
http://www.wenming.cn/wmpl_pd/20250226/e56a23b3e90640908c838511ceccadd4/c.html

今日中秋 | 中秋明月满 天涯共此时    中国文明网   2023.10.09 10:39:34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的感伤也是苏轼词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企盼<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content-mutli/20231009ed9a2d9b68ac4a67affc96f8d0f62b6e_20231009d57ea4f874a64268aa76...
http://www.wenming.cn/wmdjr_299/20241010/5f44c16547dc4fe689391c28a092bf9e/c.html

今天的中国,明天的中国    中国文明网   2024.09.29 16:41:18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诗经》里的千古吟唱,在新时代变成现实。党带领人民经过接续奋斗,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了小康这个千年梦想。  “千里共婵娟”的望月怀想,“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终成“嫦娥”揽月的科技硕果。今年6月,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修建160万公里公路、约...
http://www.wenming.cn/wmpl_pd/20240929/d4b7d3e47e034556ace7719eb4baffb4/c.html

月到中秋圆——诗词里的中国节    中国文明网   2024.09.14 14:06:30
一个秋高气爽、月光如银的夜晚融入令人陶醉的画意之中。清代陈枚《月曼清游图》册之“琼台玩月”,则展现了清代宫廷赏月的情景。团圆·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苏 轼(宋)丙辰中秋...
http://www.wenming.cn/wmdjr_299/20240914/d62589e42411406fb9b84591b8ccf14c/c.html

四川启动2024年“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文化活动    中国文明网   2024.09.14 14:06:36
动,他说:“我很开心能来到现场和大家一同感受这月圆人团圆的美好时刻。”  除了精彩纷呈的主题晚会,2024“我们的节日·中秋”四川省主题文化活动还组织开展了中秋民俗文化集市、“线上话团圆·千里共婵娟”等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多角度、多形式、多元素展示四川地域特点、文化特色,让广大游客沉浸式感受自贡的人文底蕴、大安的热情好客。  当晚7时,在大安区时空龙门镇广场,中秋民俗文化集市吸引大量...
http://www.wenming.cn/wmdjr_299/20240914/97c76a070abf4bb1a4f81839b90f21a1/c.html

中秋节的起源    中国文明网   2024.09.11 09:14:13
中秋之夜,夜空澄净,星疏月朗,一家人团团围坐,食月饼,饮美酒,赏明月,话团聚,天伦之乐融融,为人生一大乐事。中秋节不仅是阖家团圆的日子,更是举国欢庆的时刻,月圆时刻,寄托了人们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并且通过中秋节这个传统节日,也增进了国家、人民之间的文化、民族认同,具有深远意义。把酒遥相祝,愿汝享团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讲述人:王杰,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
http://www.wenming.cn/wmdjr_299/20240911/9edf66443dc64d4a8ce0b8f8b93dae9e/c.html

今日中秋 | 中秋明月满 天涯共此时    中国文明网   2023.10.09 10:39:34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的感伤也是苏轼词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企盼<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content-mutli/20231009ed9a2d9b68ac4a67affc96f8d0f62b6e_20231009d57ea4f874a64268aa76...
http://www.wenming.cn/zg/20231009/ed9a2d9b68ac4a67affc96f8d0f62b6e/c.html

共此月圆时,同叙家国情    中国文明网   2023.09.28 15:19:17
咏那些脍炙人口的中秋诗词,一起吃月饼赏明月,乐何如哉!这样的团圆,既体现着亲情的凝聚,也传承着独特的家庭文化。围绕中秋夜的一轮明月,古往今来多少人寄托情思,留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千古流传的诗词,成为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共同记忆,沉淀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彩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具有家国情怀,国是第一位的,没有国就没有家,没有国家的统一强盛就没有家庭...
http://www.wenming.cn/wmpl_pd/20230928/be8273b7fc1d4c1684dee70545364912/c.html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链接|人才招聘|版权声明|联盟网站|文明邮箱|旧版回顾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主办

新华通讯社协办  新华网承办

中国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144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