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www.wenming.cn 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 主办
找到相关结果约6条 用时0.052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辽宁:文明旅游 让美景与文明同行    中国文明网   2025.05.09 09:49:36
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文明与温暖。” 大连市 沙河口区以文明实践集中日为载体,在沈大铁路沙河口段沿线和黑石礁-星海湾-马栏河魅力湾线同步开展“北斗七星·扮靓双线”文明实践主题活动,为市民与游客营造“景美、人和、城净”的文旅新体验。<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content-mut...
http://www.wenming.cn/wmpy/20250509/21c78bf3c9d94a059ba422c084f2d9ee/c.html

文明中国·山西篇 | 忻州古城:“保护+传承” 让非遗焕发新生    中国文明网   2024.08.27 14:39:17
忻州古城供图  南来北往的游客对“闫式工坊”里精雕细琢的木雕作品爱不释手。“这个是我们龙年限定款的擀面杖,既是擀面杖也是秤杆,它代表着我们山西上下五百年的晋商文化。前面这个代表北斗七星,警示着我们做生意要有方向,不能财迷心窍,中间的南斗六星告诫生意人要找准位置,不能心术不正、缺斤少两,最后三颗星代表福禄寿三星,告诫生意人少一两则少福,少二两则伤禄,少三两则折寿,如果给买主撑得高,则...
http://www.wenming.cn/wmzthc/20240827/ca34276bd54c44d087459e9ce745cfa9/c.html

七夕节的起源    中国文明网   2024.08.07 11:06:07
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 &emsp...
http://www.wenming.cn/wmdjr_299/20240807/1c3c1e3b1df748d4bb95f0e21abd1293/c.html

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近日正式开馆    中国文明网   2024.06.26 16:17:56
平方米的秦汉馆,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座集中展示秦汉文明的博物馆,集文物保护、陈列展览、学术研究、科普教育、旅游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从空中俯瞰,秦汉馆主馆区内摇光、玉衡、天玑等7座建筑以北斗七星命名布局,各自独立排列,彼此又通过架空廊道相连。  “陕西历史博物馆库房里的部分珍藏文物,将会在秦汉馆与观众见面。同时,秦汉馆还将展示最新考古发现中和秦汉文明有关的文物。”陕西历史博物馆...
http://www.wenming.cn/zg/20240626/39eeb6b11635461981a52a531639acf0/c.html

清明:气清景明万物显    中国文明网   2024.03.27 15:55:51
岁岁不绝,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饮水思源、慎终追远的节令。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农耕文明的杰出代表,它不仅对农业生产有着指导作用,还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和文化观念。节气以北斗七星斗柄指向来确定,斗柄从“寅位”开始,顺时针旋转一圈,即为一年,当斗柄指向“乙位”时则为清明。故《淮南子》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节也因为节令期间“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名。<...
http://www.wenming.cn/wmdjr_299/20240327/3c214cb6bd3d4bf58db0a5ad1ea66556/c.html

中国春节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    中国文明网   2024.02.19 08:15:23
四节气即属于阳历。二十四节气不仅与现行公历契合,四分历也领先于同期的古希腊、古罗马。 太阳一个回归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在“四分历”的应用阶段,中华民族就开始通过与太阳运行轨道基本吻合的北斗七星的运行轨道,来确定时间和节气。因此,我们的一岁分为四时,一时为三个月,一月为两个节气,二十四节气就是将一年中地球围绕太阳运转的轨道分成24等份,每15°一份,每个节气的度数均等而时间不均等;其目的就是为...
http://www.wenming.cn/wmpl_pd/20240218/89f22df5bc424ab390cdbbe16a2c9aad/c.html


相关搜索
大北斗 北斗星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链接|人才招聘|版权声明|联盟网站|文明邮箱|旧版回顾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主办

新华通讯社协办  新华网承办

中国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144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