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www.wenming.cn 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 主办
找到相关结果约17条 用时0.094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习近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国文明网   2025.01.14 10:34:27
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不患寡而患不均”,等等。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这些思...
http://www.wenming.cn/sxll/20250114/7db0296f4a2d4bc08d6800ebc8dbee19/c.html

习近平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中国文明网   2025.01.14 10:34:24
align="center">(2014年) “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比如,在坚守道德底线方面,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人为善”、“以己度人”、“推己及人”,“君子忧道不忧贫”,要恪守“良知”,做到“俯仰无愧”。再比如,在树立道德理想方面,强调“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人要“止于至善”,有社会责任感,追求崇高理...
http://www.wenming.cn/sxll/20250114/0ba7a7975aa34b448cb2ae3e836b0883/c.html

心中有光 愿成为光 散发着光    中国文明网   2025.06.26 16:29:06
者的专门地方性法规;司法机关在个案中以公正裁判树立行为准则……为社会善行义举进行法律托底,为好人行好事消除后顾之忧。 以文化人、以德润心,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论语》中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朴素的道德观念,教导人们尊重他人、关爱他人;“仁义”源于儒家道德观念,孟子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史记》中的“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体现着言行一致、承诺必践的...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626/712476d7bd524dacb021ae5d491934f0/c.html

古典学让不同文明在互鉴中进步    中国文明网   2024.11.29 16:31:19
类文明本质的深刻剖析,也是对人类社会理想发展模式的积极探寻。如法国近代的《人权宣言》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权宣言》,与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的正义观以及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高度一致,彰显了人类文明在价值追求上的内在共性。这种尊重他人、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内涵,是人类对生命尊严、公平正义与和谐社会关系永恒追求的成果。在当代世界国际关系实践中,共通价值观念影响深远。在国际经济...
http://www.wenming.cn/wmpl_pd/20241129/2063aa19f75040d8a41b3b82fe39a38a/c.html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育青少年爱国情怀    中国文明网   2024.10.23 10:28:41
tyle="text-align: justify;">  培养和谐理念,秉承开放包容传统。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的价值取向,推崇“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化干戈为玉帛”等和谐思想。《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记·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等思想在历史发展中内涵外延不断丰富,塑造了中华民族开放包容、亲仁善邻的内在特质。传统和谐观中包含的诚信、友善、互助、和睦的理念,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
http://www.wenming.cn/wmpl_pd/20241021/236e18acaa9d41af98e2719006c1227d/c.html

75年来,新中国为世界带来了什么?    中国文明网   2024.10.14 10:29:27
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厚重积淀,随着中国的发展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与交流。中国以独特的文化视角与价值观,为世界提供了不同于西方的思考方式。儒家思想中强调的“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理念,赋予了中国外交独特的气质。从孔子学院到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合作,中国始终致力于以文化为纽带为“地球村”增添和谐与活力。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
http://www.wenming.cn/wmpl_pd/20241014/c95d1a76770c4e038eb301798ed135bc/c.html

深化文化交流 实现共同进步    中国文明网   2024.09.29 16:41:23
中华文明土壤的全球文明倡议,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中国方案。它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继承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礼之用,和为贵”的道德理念,“天下为公”“天下一家”的社会理想,“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交往之道等,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
http://www.wenming.cn/wmpl_pd/20240929/325b42c7d78741dcbe2bb94753d4cb26/c.html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文化意涵与心理机制    中国文明网   2024.09.26 19:56:14
地万物及其生命存在的认知,也体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礼记·中庸》载“仁者人也”。“仁”的精髓在于“爱人”,《论语·雍也》所述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以及《论语·卫灵公》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彰显了对他人权利和愿望的尊重。“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均暗含了民众对君权有决定性影响的民本观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蕴含着“民本仁爱”的全...
http://www.wenming.cn/wmpl_pd/20240926/3feb1a7db64e4470a0b476b0b864a75e/c.html

习近平文化思想与文明交流互鉴    中国文明网   2024.09.23 18:20:18
olor: #000000;">  首先,相互尊重是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儒家主张“仁者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仁”是自我对他者关心爱护的道德情感,是一种相互性的伦理规范。基于此,中华文化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以相互尊重、感同身受的心态来对待一切事物。  其次,包容互鉴体现了中华文化对待他者的态度。任何事物...
http://www.wenming.cn/wmpl_pd/20240920/246655854e3447ddb4a9c77d757caaba/c.html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国文明网   2016.04.19 00:00:00
<a href="http://bucket-wmw-cb-yunqiao.oss-cn-beijing-xhcloud-d01-a.xhcloud.news.cn/content-at...
http://www.wenming.cn/wmpy/20240321/28e1cd488d214c8e9c7154560ed1a5b9/c.html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链接|人才招聘|版权声明|联盟网站|文明邮箱|旧版回顾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主办

新华通讯社协办  新华网承办

中国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144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