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www.wenming.cn 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 主办
找到相关结果约58条 用时0.062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山东莱西:将心灵关怀送到田间地头    中国文明网   2025.08.05 10:32:57
emsp; 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马连庄镇,心理专家志愿服务队正式入驻田间“心灵加油站”。  马连庄是莱西市的农业重镇,该镇中心中学务农家庭学生占比72%。每逢农忙时节,亲子沟通容易陷入“学生在家、家长在田间”的时空错位,心理教育可能出现缺失。莱西市教育和体育局心理与家庭教育研究室负责人表示,针对11个下辖镇街的教育资源情况,莱西市因地制宜...
http://www.wenming.cn/wcnrsxdd/20250804/8eb89895605c43cd926e5f41e3f0b98f/c.html

吴志琴    中国文明网   2025.06.21 10:14:19
柔弱的身躯要承担起一大家子的生活,着实不易。好在丈夫全力支持她的所有决定,与她一同赡养老人、照料残疾的嫂子、抚养侄子侄女。平日,丈夫龚奎平要外出务工挣钱,吴志琴则在家中操持“两家人”的生活。她一边在家务农,一边打零工来维持家用。  相守相伴 从姑姑变为“母亲”  2014年,嫂子因病情恶化不幸离世。此后,她代替嫂子担起了妈妈...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609/e15e64065d594cba8b66d00bf6e7abac/c.html

张勇才    中国文明网   2025.06.21 10:13:55
重要节日,都会带上家人一起徒步进入大山深处,按照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为无名红军烈士扫墓。 1934年12月,红军长征路过台江,在一次与土匪激战过程中,一名红军战士不幸牺牲。第二天,张勇才的爷爷张堂开上山务农时,在自家的水田里发现红军战士的遗体。张堂开于心不忍,于是把遗体转移到向阳的山坡上安葬。此后,张堂开一直看护这座红军墓,每逢清明节便带着家人去祭奠。1981年,台江县政府打算将散葬的红军墓迁到县烈士陵园统...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530/ecc26af694334adf809c1e8430e855c0/c.html

王仕蓉    中国文明网   2025.06.21 10:13:47
的生活。王仕蓉曾荣获“四川省道德模范”“四川好人”等荣誉。 邻居亡故 毅然伸出援手 王仕蓉是一名普通农村妇女,丈夫在外务工,自己则在家务农、照顾子女公婆,生活虽清贫但幸福。张德顺是王仕蓉的邻居,因妻子患有精神病、两个孩子又年幼体弱,家中事务无人操持,他只能在家种地或在周边做短工维持生计。左邻右舍的邻居便经常给他送去一些食物接济,王仕蓉也隔...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530/9f12a30b2a634181b0972d96f2c034fe/c.html

张先友    中国文明网   2025.06.21 10:13:37
友来说,除了5个人的日常生活外,她还要照顾牲畜和农田。用孩子们的话说就是几乎没有见到母亲闲下来过,好似一个陀螺,里里外外忙得团团转。丈夫雷水亨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毅然辞去工厂职务,回到了老家。一家人务农,虽然收入少了些,过得有些清苦,但在两人勤劳操持下,日子一天天好转。 只可惜好景不长,2008年,张先友的丈夫雷水亨因病离世。临终时,他最放心不下的还是自己的大哥。“老头子,你莫担心,在一个屋檐下生活...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526/a9faa91be5ac4da2a7390f2d3e732f61/c.html

严国明    中国文明网   2025.06.20 09:35:09
年的光阴里,他未曾踏足远方,却用双脚丈量出亲情的厚度、诠释了手足情深。  手足相依 用情托举生命之光  严国明父母以务农为生,一家人居住在四间平房中。哥哥患有小儿麻痹症,让本已贫寒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在严国明十几岁的时候,母亲因伤寒症去世,看护照料的责任落在年迈的父亲肩头。看着父亲因照顾哥哥日益消瘦的身影,严国明暗自垂泪...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604/3785a96c05764ea395d28835d750ad85/c.html

刘石兵    中国文明网   2025.06.20 09:35:10
哭,听着太让人心疼了,换谁都会去救的。”事后,获救的戴某想给刘石兵一些钱来表达感谢,被刘石兵坚决拒绝,他说:“救人是举手之劳,谁看到都会帮忙的。”  刘石兵早年在外打工做木匠,后来返乡务农。村里年轻人多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老人、儿童居多,而掌握木匠、水电工、电焊等多项技能的刘石兵,凭借着一副热心肠,成了村里的“贴心人”。患有帕金森病的老人反锁家门,他翻墙帮忙开门;独居老人家里下水道堵塞,...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604/01f5e266df2e4a1f9ffbf38dcb20cd43/c.html

孟玉波    中国文明网   2025.06.21 10:14:31
什么都重要。”这名19岁少年的话语朴实却掷地有声。  胸怀大爱与梦想的时代少年  孟玉波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父母都务农打零工,这使得他自幼便懂得分担家庭压力。3月,他返乡备考,为减轻经济负担,主动应聘成为兼职骑手。“每天跑30单左右,能赚一百来块钱,够补贴家用和买复习资料。”孟玉波说。  他白天穿梭于街巷...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603/16162e96e115449fb011f49e5f7e8571/c.html

崔文亮    中国文明网   2025.06.21 10:14:50
来,辖区盗窃案件发案率下降63%,破案率提升至92%。  心系百姓冷暖,用心用情做好每一件“小事”  针对辖区独居老人多、务农人员多、群众办事不便的特点,崔文亮推行“每周为民办一件好事”机制。在派出所开通“跑腿代办”业务,民警通过代办服务掌握民情、化解矛盾。2023年7月,独居老人赵某通过12345热线专门表扬派出所为其跨城代办户口迁...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526/1b7f26a29bbe41d7bbd1c39cb9143975/c.html

姜远海、乐文喜    中国文明网   2025.06.20 09:36:44
传为佳话,他的善心孝行深深打动了同村姑娘乐文喜。1978年,乐文喜毅然走进这个清贫却温暖的家。由于爷爷奶奶年事已高,1981年姜远海夫妇便将姑姑接到家里一起生活。为照看姑姑,夫妇俩没有外出务工,几十年一直在家务农过活。  两人分工明确,姜远海每天在地里干活,乐文喜在家照护姑姑和女儿。姑姑经常会大小便失禁,弄脏衣服被褥,乐文喜就勤换勤洗,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都把姑姑身上收拾得干干净净。每天做好早饭...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520/ffd8c3e22abb4e458a993f4c77025b8c/c.html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链接|人才招聘|版权声明|联盟网站|文明邮箱|旧版回顾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主办

新华通讯社协办  新华网承办

中国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144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