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www.wenming.cn 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 主办
找到相关结果约33条 用时0.083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系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文化理念与实践·文化工程篇    中国文明网   2025.08.06 10:04:20
显著成果的典范。三是持续推进“八项工程”打造中华文明史实证大平台。良渚遗址的有效保护、成功申遗和“良渚论坛”的举办,是文化保护工程的重大成果。2003年7月16日,习近平同志赴良渚文化博物馆调研。他俯身细看出土文物,认真听取保护现状汇报,精辟地指出: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世界“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认识提前一千多年”。2023年1...
http://www.wenming.cn/wmzthc/20250801/0d217cecd80c411caf801bea328b85cf/c.html

文化是灵魂——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上)    中国文明网   2025.07.29 17:07:52
地。 “2002年下半年,余杭区内矿山企业整顿虽已完成,但遗址区范围之内的邻县还有一些矿山企业存在。”时任良渚文化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郭青岭回忆。 2003年7月16日,习近平专程来到这里调研。俯身细看出土文物,认真听取保护现状汇报,在良渚文化发现者施昕更先生的雕像前,与他的后人亲切会面……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西方考古界都以“青铜器、文字、城市”三要素作为文明标准,认为中国只有从殷商起步的文明史。<...
http://www.wenming.cn/wmzthc/20250728/eb00f785497d48a29db666e6895857a1/c.html

王龙    中国文明网   2025.06.21 10:15:03
佛的洞窟,更是一个僧团修行、生活的完整社区。  在王龙的田野考古版图中,“多元”是始终不变的主题,西旁景教寺院遗址的发掘就是最好的证明。考古发掘不仅揭示了景教教堂的完整布局,更从出土文物中看到了文明互鉴的生动画面:叙利亚文的景教文献与汉文佛经写在同一张纸上,景教寺院的斗拱结构源自中原传统建筑风格,北宋的“熙宁元宝”钱币与玉雕十字架在同一处遗址出土……这并非简单的共存,而是深度的交融——...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611/045915f104af49599af046b73b11c10a/c.html

郭汉中    中国文明网   2025.06.18 10:47:56
注考古文物修复事业38年,发明塑形雕刻、浇铸铜铸件等先进的文物修复工艺,修复6000余件珍贵文物,“重现”华夏辉煌古蜀文明。  1987年起,他正式参与三星堆祭祀坑出土文物修复工作。三星堆博物馆“镇馆之宝”一号青铜神树,是世界上已发现同一时期最大的单体青铜文物,出土之初是200多块的青铜残段。郭汉中在传统的锡焊法之外,又研发了铆接、灌注等办法,历时6年,终于让近4米高的青铜神...
http://www.wenming.cn/wmzthc/20250618/513eaff5bf6a49beb300d4d90cec7b60/c.html

看,三星堆文物如何“开口说话”    中国文明网   2025.04.15 10:11:00
p; 残片数量多、四散在不同祭祀坑,出土年代不尽相同、时间跨度达37年,怎么将三星堆里的考古残片还原成华美的铜像?  新一轮三星堆考古发掘已经出土1.7万多件编号文物,数量庞大。面对大量的出土文物及残片,为了提高修复效率,三星堆考古团队尝试通过人机协同方式下的人工智能辅助文物修复工作。  铜兽驮跪坐人顶尊铜像由出自三星堆不同考古区域的文物,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跨坑拼接”而成,其组件...
http://www.wenming.cn/zg/20250414/c28c65bca29b4a81a98c7b50eccc3359/c.html

还原历史现场,对话古代中国 | 云品好书    中国文明网   2025.03.18 09:16:09
鼎是否会超过铸客大鼎?新发掘出土了哪些器物?这些器物又传递了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线索?文物在发掘、提取过程需要注意什么?本书通过易懂的文字、120余帧高清彩图,带领读者走进武王墩墓的考古发掘现场,从历史、出土文物、文化等多个角度,注解“何为雄楚”,读懂武王墩墓蕴含的丰富历史信息,用一手资料再现遥远而灿烂的楚文化,重回2000年前风云变幻、战马奔腾的年代。<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
http://www.wenming.cn/zg/20250318/016bbb373407407084617e86aab69451/c.html

殷墟、三星堆……“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有新进展!    中国文明网   2025.01.02 16:15:02
官东地考古发掘确认一条纵向干道L3的路沟长1.6千米,路面上有密集的车辙痕迹,每组间距为1.2米,这是已发现的两端明确、长度最长的大邑商城市干道。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16家单位推进三星堆出土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完成祭祀区出土金面具、鸟形金饰等4062件珍贵文物的保护修复工作,同时对铜器铸造工艺和产地进行研究。出土文物显示三星堆文化与中原地区、西北地区、长江中游地区存在密切的互动与交流。 ...
http://www.wenming.cn/zg/20241227/c99d1da5c2464703827dab90edb8a5dd/c.html

全国敬业奉献模范候选人    中国文明网   2024.12.16 10:59:57
注考古文物修复事业38年,发明塑形雕刻、浇铸铜铸件等先进的文物修复工艺,修复6000余件珍贵文物,“重现”华夏辉煌古蜀文明。  1987年起,他正式参与三星堆祭祀坑出土文物修复工作。三星堆博物馆“镇馆之宝”一号青铜神树,是世界上已发现同一时期最大的单体青铜文物,出土之初是200多块的青铜残段。郭汉中在传统的锡焊法之外,又研发了铆接、灌注等办法,历时6年,终于让近4米高的青铜神...
http://www.wenming.cn/wmzthc/20241216/d52d342a81674177a9e5e825dd0e2b17/c.html

贵州:发挥特色文化优势 加快建设多彩贵州文化强省    中国文明网   2024.11.27 15:40:27
合采访活动来到贵州的台湾青年赖翊凡感慨:“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重要的一部分,亲眼看到、亲自走过后,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民族的根和魂。” 2023年,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其出土文物清理及保护工作取得新进展,陆续建立完善的资料库和数据库,为之后的考古报告编纂和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贵州以“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时代华章”为主题,开展赛...
http://www.wenming.cn/20241126/1530fa1586484b4ea2674aab826a0aff/c.html

全面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中国文明网   2024.09.04 20:06:19
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在2022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加强对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和感召力”。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阐明了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的重大意义、工作重点和未来战略任务,是我们做好中华文明国际传播工作的基本遵循。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http://www.wenming.cn/wmpl_pd/20240904/bc1e953eb5be4fb19ed342bbfd4105b2/c.html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链接|人才招聘|版权声明|联盟网站|文明邮箱|旧版回顾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主办

新华通讯社协办  新华网承办

中国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144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