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www.wenming.cn 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 主办
找到相关结果约87条 用时0.058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文润之江满目春——浙江深入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20周年纪事    中国文明网   2025.07.29 17:07:46
p> 7月6日,第六个“杭州良渚日”,“良渚与世界——良渚古城·罗马古城”对话活动开启了跨越万里的交流互鉴。来自中国和意大利的110余位嘉宾齐聚良渚,以“文明的赓续与共生”为主题,围绕古城营建、遗产保护和价值再生等展开探讨。 人们难忘,2019年的这一天,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从此,“良渚论坛”等国际交流活动逐步形成品牌,推动这个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走向世界。 文化保护工程,让我们认清来路。杭州...
http://www.wenming.cn/wmzthc/20250728/a54767e4e852453c8b970188a0ef6094/c.html

好好学习丨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谈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    中国文明网   2025.08.06 10:33:14
  文化遗产见证中华文明,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推动下,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取得显著成就,让我们一起重温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content-mutli/202508064c7b430f102b422bb6eda163ec44a267_20250806a191e42dcb0e4b5cb9c80ea12edaee25.png" data-mate...
http://www.wenming.cn/sxll/20250806/4c7b430f102b422bb6eda163ec44a267/c.html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文化理念与实践·总论    中国文明网   2025.08.06 10:04:19
亲自作出指示,直接领导部署。2002年11月,习近平同志考察杭州的第一站就选在了西湖,次年9月在考察杭州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时指出“西湖的周围,处处有历史,步步有文化。这些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这些财富是不可再生的,弥足珍贵。对这些历史文化遗存,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利用好,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在习近平同志的关怀指导下,通过综合治理,西湖最大化、最优化实现了风景资源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习近平同志曾两次...
http://www.wenming.cn/wmzthc/20250801/79cef506aa114c33902e0ac934b4409b/c.html

“‘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系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文化理念与实践·文化工程篇    中国文明网   2025.08.06 10:04:20
整合效能。建立“党委领导+专班运作”指挥平台,构建“考古现场+实验室+数字孪生”研究体系,打造“良渚论坛”国际IP和价值传播矩阵,形成政、学、研、用多元主体的保护利用共同体。强化长效发展引擎,驱动价值活化再生。编制《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搭建“智慧良渚”数字平台,提炼“良渚标准”,以申遗为起点,构建保护、研究、利用、传承的可持续生态,将实证成果转化为文明史叙事话语,为全球大遗产保护提供了中国方案。四是持续...
http://www.wenming.cn/wmzthc/20250801/0d217cecd80c411caf801bea328b85cf/c.html

全文丨共同守护人类文明瑰宝——新时代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实践    中国文明网   2025.07.30 14:12:01
护来保存我国固有的文化”。  第二章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动实践  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我们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习近平...
http://www.wenming.cn/zg/20250728/f90641279f46420db336088218655503/c.html

颜井武    中国文明网   2025.06.20 09:35:10
来无尽困扰。望着这片养育自己却又饱受风沙折磨的故土,他对乡亲们承诺:我要一辈子守住这里,直到把这片荒山变成青山!  “我父亲走得早,要不是共产党,我可能早就饿死在外头了。共产党就是我的再生父母,让干啥就干啥!”这位朴实的退伍军人怀着对党的无限感激,在党旗下庄严承诺:“请组织放心,我一定要让这片荒山披上绿装,让乡亲们不再受风沙之苦!”  “当时和我一批调到省城的战友都事业有...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604/dc325ab14d524ff8924b874d07f071f8/c.html

文化经济 星火燎原——浙江深入实施文化产业促进工程20周年纪事    中国文明网   2025.07.27 09:06:31
372a;"> 文化产业就是高附加值的产业 2000年前后曾流行过一个观点——世界上有两类企业最赚钱:一是高科技企业,依靠高科技含量与技术领先获得高额利润,二是文化企业,文化可以无限再生,好莱坞、迪士尼等无不是经济上的庞然大物。 早在2003年,习近平同志就指出,“促进文化与经济的有机融合,积极培育和开发经济发展中的文化资源,提高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含量和经济效益中的文化附加值。”...
http://www.wenming.cn/wmzthc/20250721/a10ad947a322427c94aecd84913d4690/c.html

赓续文脉,弦歌不绝——浙江深入实施文化保护工程20周年纪事    中国文明网   2025.07.27 09:06:30
遗存。虽夏日炎炎,仍游客如潮。这里是浙江持续深化文化保护工程的生动实践。 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强调“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民族文化的见证”,要求“切实保护好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并多次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作出指示批示。2005年7月,他亲自部署推动实施文化保护工程,实现浙江历史文化遗产和民族民间艺术的积极抢救、科学保护、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 如今,浙江历史文脉不...
http://www.wenming.cn/wmzthc/20250721/0e77c8be7a454f4d89a325958d25455e/c.html

古艺新生,非遗传承的坚守与创新    中国文明网   2025.07.25 09:32:08
  文化遗产见证中华文明,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财富。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福建省泉州市不仅承载着千年商贸的荣光,更是一座活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江加走木偶头雕刻、五祖拳、剪瓷雕、金苍绣……这些穿越时光的名字,正在一群非遗传承人的手中,迎来破茧重生的光芒。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江加走木偶头雕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黄雪玲的刻刀下,呈现出“一刀一世界”的极致艺术天地。她严格遵...
http://www.wenming.cn/zg/20250725/0aa90dec930b4a689b9f30b31e7a4341/c.html

习近平论宣传思想工作    中国文明网   2025.01.14 10:33:38
懂中华民族。 习近平2022年5月27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我们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习近平2022年5月27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
http://www.wenming.cn/sxll/20250114/f62dbff6d92d4bed8c8d29d55be31b9c/c.html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链接|人才招聘|版权声明|联盟网站|文明邮箱|旧版回顾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主办

新华通讯社协办  新华网承办

中国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144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