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www.wenming.cn 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 主办
找到相关结果约113条 用时0.164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想群众之所想,为群众办实事”    中国文明网   2025.08.07 10:23:12
新,“赶圩的村民路过帮我推车。他们问我是不是从城里来,我说‘村里出来的,往后有啥难处,尽管跟我说’。” “缺什么就补什么。”莫日发深知路是发展关键。然而修路占林占地牵动各家利益,几个屯争执不下。他便挽起裤脚、踏遍山岭,把协商桌搬到田间地头、村民院坝。他说:“村民很多都是沾亲带故的,打断骨头连着筋,没有解不开的疙瘩。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众人商量。” “想群众之所想,为群众办实事。”多年来,他...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807/c5420f9b88d9450abee74a449488987c/c.html

林晓剑    中国文明网   2025.06.20 09:35:23
p id="">  2009年,大学毕业后,林晓剑偶然间遇到了一群来常山支教的大学生,他们是“春泥计划”暑期支教活动的志愿者。当时,他被这群大学生身上洋溢的青春热情所打动,毅然加入了支教队伍。从2010年起,他便带着一群小伙伴,一起开展针对山区儿童的暑期帮扶和实地走访等志愿服务工作。当时,山区村的条件和设施都比较简陋落后,但这并没有吓退这群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他们坚信,越是偏远的村庄,越是有需要帮助的孩子。林晓...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523/ea77047e2f3240a7bf365a46c195ee86/c.html

向民志    中国文明网   2025.06.21 10:13:01
化名人,知识真真实实地改变了他的命运。  为大山孩子打造“文化家园”  向民志了解到村里的孩子每逢假日都没有好去处,他便萌生了在村里建一间图书室的想法。2016年,他拿出多年写书积累下来的8万元稿酬,又通过各方筹款和县相关部门的帮助,利用自家门前的荒地,建起了一座农家书屋,书屋命名为“明志书屋”。书屋每天全天候免费开放,来看...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520/7c07c9be28d3424085d003b9494a1081/c.html

王小义    中国文明网   2025.06.21 10:12:59
strong>  在双牌小学,王小义教五年级,班上17个学生中有12人是父母外出务工、缺少关爱的乡村儿童。他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便自掏腰包为孩子们过生日,让孩子们感受到久违的温暖。班上有困难学生,他便与学生家人商量,让孩子在自己家食宿,先后有5个孩子在他家吃住,他从未收过一分钱。为了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2002年,他拿出全部积蓄,购买500多册图书和体育器材,创办了家庭图书室,让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520/54b3efd9387e4495a7c4262b4da66c25/c.html

万海波    中国文明网   2025.06.21 10:15:04
小区门口“摆地摊”,寒冬腊月,为了保证快件的时效性,一站就是一整天,直到最后一个快件取走才离开。他对每一份快递都用心、用情去处理,在日常送件过程中,万海波细心的发现一位客户的快件经常长时间存放在驿站,他便主动联系客户询问原因。当了解到这是一位肢体残疾人,行动不便,上下楼都要依靠轮椅后,万海波十分关注,每次快递不管多大多重都坚持送货上门。此后万海波着重关注小区内的残疾人、独居老人等特殊群体,为生病老人代...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611/5c5c396bd78a42c4a17b354b46c70c3f/c.html

严国明    中国文明网   2025.06.20 09:35:09
让本已贫寒的家庭更加雪上加霜。在严国明十几岁的时候,母亲因伤寒症去世,看护照料的责任落在年迈的父亲肩头。看着父亲因照顾哥哥日益消瘦的身影,严国明暗自垂泪,下定决心一定要承担起照顾哥哥的责任。从那时起,他便开始学着照顾哥哥的日常生活,每天下地干活前,都会给哥哥准备好一日三餐,怕因回家太晚耽误了哥哥吃饭。如果碰到哥哥有个头疼脑热,也会第一时间将哥哥送至医院。尽管生活艰辛,但他从未有过一丝退缩。1976年,严国...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604/3785a96c05764ea395d28835d750ad85/c.html

李振德    中国文明网   2025.06.21 10:14:31
他始终骑着自行车上下班;他几乎不买新衣服,365天,那件红色工衣仿佛成了他的标志;每逢冬休,别人都归心似箭,他却主动留守驻地。  但面对素不相识的孤儿,他却慷慨解囊,倾尽全力。自2003年起,他便默默资助青海互助县哈拉直沟乡魏家堡的两名孤儿。这份资助,不仅仅是金钱上的支持,更是心灵上的守护。起初,家人对他的行为并不理解,他却以“曾历苦难知艰辛”的肺腑之言打动了妻子:“孩子只有读书才有出路。”此...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603/208005c8069040e09e3350e4d5e27065/c.html

余林    中国文明网   2025.06.21 10:14:03
科学习,还自学心理学知识、语言表达技巧及调解技能,在短时间内实现从调解“门外汉”到行家里手的蜕变,自此踏上充满艰辛与担当的调解之路。 余林对调解工作的认真负责近乎执着,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纠纷,他便即刻奔赴现场。龙潭村83岁老人白某,因6个子女相互推诿赡养义务,只能在外流浪。余林得知消息的当晚,就将老人的子女召集到村小组办公室调解。从傍晚聊到深夜两点半,他始终保持耐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成功让...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530/7e1dc2f876834b76a82649b7c9a16bfb/c.html

肖健    中国文明网   2025.06.20 09:32:52
在银川抢救母亲。老两口接连生病,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肖健千方百计借钱给岳父岳母治疗,等病情稳定后,又将两位老人接到自己家同吃同住、尽心照顾。为了照顾好老人,肖健学会了很多护理技能,岳父不会排便,他便上手助排,喉切病人痰多,他就学会了用吸痰管吸痰,为了让二老有个舒适的居住环境,他自己睡客厅沙发,日常饮食、翻身擦洗、换洗衣物、端屎倒尿更是不在话下。 &...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529/3ead5b9570bd4f3ab97935fee1f1eb08/c.html

艾沙江·尼扎木丁    中国文明网   2025.06.21 10:14:50
紧握着巴特蒙克的手,道出了真相。在资助期间,为了不让受资助人感到压力,他常常只是将资助金交给他们的父母,或者进行线上转账,如果不是这次活动,他们也许永远也不会见面。不求回报,真诚付出,只要群众有需要,他便义无反顾。 “一元钱”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数字,如今已经汇聚成了改变许多家庭命运的力量。截至目前,“一元钱计划”爱心基金已经累计筹集善款180余万元,帮助各族困难群众和学生3900余人次。<span st...
http://www.wenming.cn/sbhr_pd/20250526/b122944969db4b9890643d265d325b7e/c.html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链接|人才招聘|版权声明|联盟网站|文明邮箱|旧版回顾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主办

新华通讯社协办  新华网承办

中国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144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