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www.wenming.cn 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 主办
找到相关结果约4条 用时0.088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喜乐活 君子游——一场从“游”到“育”的文明接力    中国文明网   2025.05.23 14:41:46
既有隐伏草莽时的韬光养晦,又有显跃山涧时的锋芒毕露,喻示君子不拘外相和环境,而是通过自我革新实现生命境界跃升。  说过“君子不器”的孔子,从不以外表和表相取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后来荀子更明确提出“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  可以说,君子不管外在如何变化,不变的是内在的义利观和真善美,是重德轻色的人格修养。孟子说:“...
http://www.wenming.cn/zg/20250523/0244c94bfa0c4cba9df442cad0a666e8/c.html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文化意涵与心理机制    中国文明网   2024.09.26 19:56:14
”,进一步阐释了“义以生利”的深刻内涵。“义”不仅是实现“仁”的道德行为,也是人之为人的本质体现,更是国家间交往的正义准则。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公平正义,倡导“君子义以为上”,认为在义利冲突时,义应高于利。这种义利观不仅强调个人修养和国家治理应以正义为基础,而且体现了责任与担当。全人类共同价值也强调“义”的重要性,认为“义”是维护社会秩序、实现国家繁荣稳定的必要条件。全人类共同价值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
http://www.wenming.cn/wmpl_pd/20240926/3feb1a7db64e4470a0b476b0b864a75e/c.html

中华文化走出去要坚持正确的“义利观”    中国文明网   2024.05.31 16:23:26
name="20240530b1aaba8d205f4c1caee8d8122eb36ff3.png" />  中国文化崇尚以德报怨,重情重义,反对见利忘义,忘恩负义。“子罕言利”。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放于利而行,多怨。” “见利思义。” 孟子说,“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儒家提倡“先...
http://www.wenming.cn/wmpl_pd/20240530/492ee796a2104db9912637cbdbc96d15/c.html

世界中国学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中国文明网   2024.01.09 08:35:17
后说道,与中国学者一起研究中国的改变——“不亦乐乎!再见啦!” “内外之问”的新解 2018年中国学贡献奖得主、耶鲁大学历史学家史景迁有感于利玛窦的中国经历,翻遍他的书信手稿,写成《利玛窦的记忆宫殿》一书。史景迁在书中记述,1585年利玛窦觉悟要想真正进入中国人的世界,便不能保持局外旁观者的身份。于是,他学习当地语言和礼俗民情,并与中国文士合作...
http://www.wenming.cn/zg/20240108/efa925eec5d241819b977d59788e337e/c.html


相关搜索
於利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链接|人才招聘|版权声明|联盟网站|文明邮箱|旧版回顾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主办

新华通讯社协办  新华网承办

中国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144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