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www.wenming.cn 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 主办
找到相关结果约12条 用时0.138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北京中轴线:一条擘画了七百多年的文明线    中国文明网   2024.08.03 10:33:36
研究者发现几个奇异的问题,一个是关于都城的城门数量,不是《周礼·考工记》法则里的12座,而是11座城门。的确,东城墙、南城墙、西城墙各有三门,而北城墙只有两个门,令后人费解。一种解释是,此源自儒家的术数之说,即把阳数的中位数5,与阴数的中位数6相加,得到11。元人释义说,“辟门十一,四达憧憧,盖体元而立象,允合乎五六天地之中”;另一种说法是,南设三门、北设两门,取自《周易·说卦》“参天两地而倚数”,南开三门...
http://www.wenming.cn/zg/20240803/dd4c9cee0bf9437c94d81d0e3c010fe9/c.html

端午节为什么要挂艾草    中国文明网   2024.06.07 16:21:36
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后栽种艾草,求吉祥的习俗。 端午节挂艾草的由来:传说唐朝妇孺相惜之说 端午在门上悬挂艾草、菖蒲的习俗,据说来源于这样一个传说。唐朝僖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这年五月,黄巢大军兵临邓州城下。黄巢骑马到城外勘察地形,在一个村外的路口,遇...
http://www.wenming.cn/wmdjr_299/20240607/e6b71ef46a524c83b729ed9bc02683ac/c.html

端午节的由来    中国文明网   2024.06.07 15:30:02
是5月27日(如2085年),最晚是6月26日(如1906年)。因此,每年阳历5月27日至6月26日中的任何一天为端午节均属正常。”罗澍伟说。  从战国时起,北方民间就有农历五月为“恶月”、初五为“恶日”之说,认为“端午到,五毒醒”。何为“五毒”?指的是蛇、蝎、蜈蚣、壁虎和蟾蜍。  “为了避‘五毒’,端午节这天人们要插蒲艾、佩香囊、兰汤沐浴,目的是做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避免害虫伤人,所以端...
http://www.wenming.cn/wmdjr_299/20240607/d9dbb5fc15df447d84f05caa2ee6e9bc/c.html

寻找龙泉青瓷“常青”的答案    中国文明网   2024.06.06 14:07:06
每次要在32米长的龙窑内烧制数千件大批量的瓷器,烧制时间近30小时,确保窑温上升到1300摄氏度。烧窑时,曾世平一刻也不能松懈,掌控火候全凭“火眼金睛”,稍有不慎,便会变形和产生色差。柴烧古龙窑有“以百敌万”之说,尽管今天技术革新,最终成品率依旧不过1/10,但龙窑造就的天成之美,仍是其他方法所不及。2009年9月,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世界上首个入选该名录的陶瓷类项目。<p ...
http://www.wenming.cn/wmzthc/20240606/de0e2b93227046c983377aea3bb29c12/c.html

让广阔大地上的文化遗产活起来——江苏浙江古建筑老街区保护探行    中国文明网   2024.05.17 08:26:20
于手中的泥塑,非遗传承人是这堂课的老师。“为了利用好故居,我们把博物馆和民俗馆合一,开设了非遗课程,全馆的房间可以同时容纳500名学生,真正实现了让博物馆活起来。”江苏南京市民俗(非遗)博物馆副馆长刘媛之说。与此类似,在杭州大运河拱宸桥畔,由通益公纱厂遗址改造而成的手工艺活态馆,成为目前浙江规模最大的非遗文化展示与互动基地,在多维立体展示非遗文化的同时,也为各地乡村非遗馆提供建设指导。  ...
http://www.wenming.cn/wmzthc/20240515/0b8e7d26948c4fddbcaea1b0205d7661/c.html

《风起陕甘宁》出版    中国文明网   2024.05.12 15:31:24
济。党史研究专著?但也可作为一部非虚构作品来读,集艺术性的“红色叙事”和个性化的 “重大主题表达”于一身。于是,看似杂家、实则专家,以多方面的专业知识、独立思考、个性表达融汇成一个 新的“专”,自成一家之说,而这也成为本书独特魅力之 所在。我所担心的,只是韩老师这套观点与话术不太好传承而已。  比如,书中的“陕北风俗”一节,起首一句竟是灵魂之问:“什么是政治与治理的最高境界?”于是,由亚里...
http://www.wenming.cn/zg/20240512/bdbb1d79ae764fac849af8d80a86914a/c.html

立夏·繁茂 | 夏木阴阴正可人    中国文明网   2023.05.06 14:00:00
aterial-id="202404180029386" />不管是哪种形式的习俗无不寄寓着美好祈愿农谚素有“立夏看夏”之说此时气温快速回升庄稼生长旺盛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p...
http://www.wenming.cn/zg/20240418/04fec5c6404c46a2a05f6550a2b5d665/c.html

夏至·热烈丨心怀热忱向前 美好如约而至    中国文明网   2023.06.21 09:00:00
f0e0afd4195b63828b0edadf1ec.jpg" />此时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饮食宜清淡中医有“夏吃瓜”“夏吃苦”之说可适当多食苦瓜、莲心等苦味食物<img style="display: block; margin-left: auto; margin-right: auto;" src="/content-mutli/20240419ff57...
http://www.wenming.cn/zg/20240419/ff57d0bc92724299b4804cdb25452cb2/c.html

都说“四五清明”,今年为啥不一样?    中国文明网   2024.04.03 18:36:19
  新华社天津4月3日电(记者周润健)前年和去年的清明都是4月5日,到了今年为何是4月4日?不是都说“四五清明”吗,为啥今年不一样了?  天文科普专家表示,我国民间虽有“四五清明”之说,即清明是在4月5日,事实上,清明的时间并不固定,在每年公历的4月4日至6日之间变动。<img id="DN4xjoTtkeMDQLjdMqQi" style="margin: 0 auto; display: block; float: none;" title="星空有...
http://www.wenming.cn/wmdjr_299/20240403/c819f1a7548842cbae21e1818be50c75/c.html

清明:气清景明万物显    中国文明网   2024.03.27 15:55:51
就像吹响了万物复苏和繁荣的号角,阳光明媚、雨水充足,草木萌动、鸟鸣虫唱,春和景明、万物生长,自然界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南方地区气候开始变暖,而北方地区则开始断雪,因此农谚有“清明断雪,谷雨断霜”之说。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它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融汇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内容,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由于清明节在传承过程中融合了寒...
http://www.wenming.cn/wmdjr_299/20240327/3c214cb6bd3d4bf58db0a5ad1ea66556/c.html


相关搜索
乃曰 是说过 正说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链接|人才招聘|版权声明|联盟网站|文明邮箱|旧版回顾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主办

新华通讯社协办  新华网承办

中国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144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