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

www.wenming.cn 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 主办
找到相关结果约6条 用时0.069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提升市民文明素质贵在久久为功    中国文明网   2025.08.05 09:45:05
建立“黑名单”制度、对违规者施以信用惩戒等措施,大大降低了不文明行为的发生率。山东淄博针对“电动车闯红灯”“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等问题,不仅加大现场执法力度,还通过自动抓拍系统,将违规行为与车辆年检、个人信用挂钩。  提升市民文明素质,需要让市民从旁观到参与,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践行。浙江杭州“最美斑马线”背后就有一个文明的故事。最初,志愿者在路口举牌劝导礼让行人,...
http://www.wenming.cn/wmpl_pd/20250805/38cc7cc7c2e34f4d8583885ef6587e96/c.html

以规则之治守护文明之旅    中国文明网   2025.07.08 10:07:10
品安全、交通安全、市场价格等领域出台相应措施,加强监管,维护市场的和谐稳定。同时也要进一步完善各项文明条例,规范游客行为。杭州实施的《文明旅游促进条例》首创旅游不文明行为黑名单制度,将景区违规行为纳入个人信用记录;西安兵马俑景区配备的智能监控系统,可实时识别攀爬雕像、乱刻乱画等行为并自动报警。这些实践表明,只有织密法治网络,才能让文明旅游有章可循。  科技创新为...
http://www.wenming.cn/wmpl_pd/20250708/da5b535a848a45d3b9b21a946af329af/c.html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党的创新理论网上传播分论坛侧记    中国文明网   2025.06.13 11:32:30
山东荣成,每个人的手机上都有“信用荣成”APP,都能看到自己的信用分。荣成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隋艳秋介绍,该市探索“美德+信用”机制,将群众参加理论学习、担任宣讲员、参与志愿服务等美德行为变成美德分,纳入个人信用加分,最终实现每个人的美德信用跟日常生产生活的贯通,通过这种方式鼓励老百姓主动地接受、倾听宣讲,变“少数人讲”为“大众参与”。  “中国好人”、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难忘下党”主题馆讲解员...
http://www.wenming.cn/wmzthc/20250613/44247d6a277f4f9fba351d8d666b5839/c.html

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5方面措施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中国文明网   2024.06.05 14:21:59
>  提升信用监管效能方面,行动计划明确,建立健全统一规范、协同共享、科学高效的信用修复机制。  加快推进重点领域信用建设方面,行动计划提出,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畅通政府违约失信投诉渠道,全面健全政务信用记录,探索建立政务诚信监测评估机制。围绕公务员、律师、家政从业人员、金融从业人员等重点职业人群,探索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记录形成机制,及时归集有关人员在相关活动中形成的信用信息。...
http://www.wenming.cn/cy/20240605/399ae375336e4a03989831917457b825/c.html

山东临沂:文明风吹沂水畔 “滋养”沂蒙别样新    中国文明网   2023.11.29 11:16:07
整治等服务活动,积攒了一定的积分。费县农商银行主动上门为他讲解美德信用积分政策,引导其到当地美德积分服务站兑换商品,并开辟了绿色通道,以美德积分为基础,简化贷款流程、降低贷款利率,最终发放20万元“美德个人信用贷款”支持其创业。王志余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创业之星。 2022年开始,新庄镇81个自然村全覆盖开展美德信用转化工作,通过以美德信用积分管理为切入点,积极探索“美德+积分+金融”治理模式,让无形的美德信用转...
http://www.wenming.cn/wmzthc/20231129/7b05784b447048e681233a17063dac33/c.html

网络诚信需共建共治    中国文明网   2023.08.15 16:03:23
台组织开展网络诚信建设效果评估、电商企业诚信档案创建等,进一步压实平台主体责任。 网络诚信建设与新兴传播技术、数字经济等关系密切,无论是建章立制还是优化治理,都需要精准精细、科学施策。在探索完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及时惩治网络失信行为的同时,也需加强正向激励,对在网络诚信建设领域作出突出贡献者给予奖励。此外,还应重视个人信用修复和异议处理。 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有效联动、群策群力、...
http://www.wenming.cn/wmpl_pd/20230815/c7f9a0d2311f4379bbfdcd74aa1daacd/c.html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我要链接|人才招聘|版权声明|联盟网站|文明邮箱|旧版回顾

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央文明办主办

新华通讯社协办  新华网承办

中国文明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3144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 1012010003